使用 Olympus E-500 也已經一年了, 對於這個機身也越來越了解:

1. 這片 Kodak CCD 對於黃紅色調比較敏感, 白平衡固定在日光白平衡時, 在陰天時拍攝常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相反的陽光下景色卻常常拍成偏黃的色調, 如果配上暖色調的鏡頭, 中午都能拍成黃昏, 這種色調非常類似 Kodak 正片, 網路上搜尋 Kodak 自家 DSLR 的照片也都有類似略微偏黃的色調.

2. JPEG 動態範圍不好, 反差大的場景常常顧此失彼, 黑白階調也不夠好.   

左思右想, 解決的辦法只有一個 : 拍攝 RAW 檔, 並且使用手動白平衡把色溫調整在 5000K 附近以解決偏黃的問題, 手邊有 Olympus Studio 2, 使用原廠的軟體轉檔後依然維持 O 家的色調, 以這種拍攝方式嘗試著找出這個機身的潛力出來.
趁著假日到竹東河濱公園試拍, 裝備是 E-500 + Tamron SP 28-75mm/f2.8(Pentax mount), 當天的天氣很好, 陽光不強烈, 大氣略有翦霧, 如果不微調白平衡的話 => 新綠的樹葉都拍成了黃綠色了, 拍攝 RAW 檔的結果雖然不是十分滿意, 但是還能接受, 暫且先按捺下心中想進一部 Canon DSLR 來轉接 Contax 鏡頭的念頭.

結論 : 雖然 O 家的 JPEG 畫質不錯, 但是後製調整的範圍有限, 色溫也很難修正, 畢竟 RAW 檔才是王道, 12 bits 的顏色深度也提供更好的黑白階調後製空間. 關於描繪春天特有的 "新綠" 還是 Pentax K200D 表現得比較好, 對於 Kodak CCD 與 Sony CCD 色調上的差異(兩者都固定使用日光白平衡), 有如 Kodak 正片 vs. Fujifilm 正片的翻版, Kodak 正片的黃紅色搶眼, 綠色會略偏黃, Fujifilm 正片的綠色漂亮, 黃紅色相對之下就沒特色.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entacon Six 是東德蔡司設計製造的 120 相機系統, Carl Zeiss Jena Biometar 120mm/f2.8 MC 是鏡頭群中的中距離望遠鏡頭, 這隻鏡頭解析力高, 階調性佳, 顏色淡雅, 是非常棒的好鏡頭, 這回我是將之轉接到 Pentax K200D 機身上, 在 APS-C DSLR 上的景深表現比起去年將這隻鏡頭轉接到 Olympus E-500 上要好得多, 請參考 : http://rtsi.pixnet.net/blog/post/15706224.

三月初春雨連綿, 最近天氣總算放晴了, 新竹清華大學的杜鵑花的花期也開始, 雖然拍攝當天的霧氣很重, 拍起來還是蠻有味道的 !!!

Pentax K200D, ISO 100,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Bright 模式, 拍攝光圈 F=2.8~5.6

IMGP1603.jpg

IMGP1498.jpg

IMGP1413.jpg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提起 Contax 鏡頭, 最著名的光學設計就是 Planar, 這種光學鏡片組的架構最早是在 1896 年由 Carl Zeiss 公司的 Rudolph 博士所設計, 後來廣泛應用在 Contax SLR, Contax G, Hasselblad/Roeeli 120 系統的鏡頭群, 透過採用對稱光學結構, 完美地解決了球面像差和像散問題.

在二戰將近結束時,巴頓將軍的第三軍團佔領了德國東部的 Jena 及位於其中的 Carl Zeiss, 由於 Yalta 條約規定美軍的位置必須後退向西移, 退出 Jena 使成為蘇軍佔領區, 當時幾乎整個 Carl Zeiss 都在蘇軍佔領區內, 美軍在撤退時協助將 Carl Zeiss 126 名關鍵的管理人員和技師從後來成為東德的地區轉移出來, 安排在西德 Stuttgart 的 Contessa 製造工廠裏, 原本留在 Jena 原址的公司與員工即為 Carl Zeiss Jena, 而後也依據 Planar 的光學基礎設計出對稱光學結構 : Biometar, 也是非常優秀的光學設計. 

就我所知 Contax Planar 光學架構的 135 鏡頭先後共有 12 款設計 :

1.  Contax G 35mm/f2.0 Planar. 
2.  Contax G 45mm/f2.0 Planar
3.  Contax 50mm/f1.2 Planar
4.  Contax 50mm/f1.4 Planar
5.  Contax 50mm/f1.7 Planar
6.  Contax 60mm/f2.8 S-Planar / Makro-Planar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4) 人氣()

 
2008 年臺灣的熱門大片應該就是 "海角七號", 現在全臺灣大概沒人不認識"國寶", 極少有人像我是在 2009 年春節假期才看完 DVD.

"海角七號"是以一疊由日本寄出的舊情書與現實中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交織而成的文藝片, 觀看 DVD 時的第一時間就聯想到十幾年前的一部同樣由情書所勾勒出的日本文藝片 "情書".(主要的演員有 豐川悅司 及 中山美穗). 同樣是文藝片 "海角七號" 與日片 "情書" 表現方式卻是兩個極端, "情書"-優雅而內練, 劇情時而幽默時而悲傷, 時空交錯的場景傳達出對於愛情的憧憬與執著, 親情的衝突與包容, 在大雪紛飛的畫面裏激起觀眾的心中絲絲的暖意卻又留下淡淡的惆悵. 參考資料 :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1995/LoveLetter/LoveLetter.html

"海角七號" 則是南台灣的豔陽與熱情的美女開場, 熱情有勁卻也隱隱然彌漫著焦躁與煩悶的氛圍, "音樂" 這個要素, 搭配男女主角所散發出帥哥美女的魅力, 讓整個影片活潑生動起來, 加上配角各司其職的逗趣演出, "海角七號" 成為一部好看的愛情勵志電影, 成功吸引年輕族群的目光, 成為 2008 最賣座的本土電影.

看過影片後, 片中的幾個特殊的現象讓我有點感觸:

1. 應該不算是對導演的不敬, 當看到主角的手指在水面彈點的畫面時, 彷彿是看到早期國片般的古早味, 因為這樣的表現方式蠻"傳統"的, 現在的國片很難見到, 另外關於無法投遞的情書所帶出那段數十年前的戀情, 劇中處理得得有點單調.   

2. 對於故鄉的歸屬感與現實生存條件限制的衝突, 就像是民代與男主角所代表的兩種心態, 這種問題現在普遍地發生在世界各地,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經濟受到衝擊, 本土意識也同樣地被激盪, 相似題材的電影變得很常見, 而且各國都有, 現實與理想的兩難, 雖然電影有個 happy ending, 但是現實生活卻不見得會盡如人意.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第一臺 DSLR 是 Pentax ist Ds, 2005 年購自美國 WalMart, 當時 Ds Kit 價格約 US$ 699,
Pentax ist Ds 採用 Sony 600 萬畫素 CCD, 成像顏色濃郁, 高 ISO 的畫質也還能接受, 對焦速度雖然不快, 可是也沒有對焦不準的問題, 觀景窗質優明亮, 這部相機後來送給我老弟, 原因是 : 顏色不準確, 成像略偏黃, 綠色往往拍成黃綠色, 對於我這種常常拍 "樹葉" 的人來說相當困擾, 除了這點以外, Ds 實在是部很不錯的相機, 尤其是拍攝黑白作品時, 階調豐富, 適合隨興漫攝, APS-C 600 萬畫素, 可能是像素的單位面積比較大, 黑白灰階的動態範圍 "似乎" 優於 K200D, 在這方面 E-500 的確略遜一籌.


_IGP0662_s.jpg

_IGP0405_s.jpg

_IGP1675_s.jpg

_IGP0398_s.jpg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