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Audio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近幾年來, 音樂市場逐漸地兩極化發展, 首先是類比系統的捲土重來, 最明顯的是黑膠逐漸被年輕族群接受, 不論是黑膠唱片或是黑膠唱盤的銷量都超過"傳統"的 CD 系統. 其次是數位音樂已經漸漸以串流音樂為主, 這也進一步導致 "傳統" CD/SACD 的式微. 與此同時, 數位擴大機也悄悄地改變之中. 以往 CD/SACD 這些數位儲存媒體, 雖然儲存是數位內容, 但是要透過播放器重播成類比形式傳遞. 所以擴大機基本都是 類比輸入/類比輸出. 串流音樂透過網路傳遞數位位元流, 融入現有音響系統的架構構是透過 串流播放器 與 DAC 解碼器 轉換成類比訊號, 然後接入傳統的前後級擴大機(A/AB/D 類擴大機), 最後再驅動喇叭. 對於老燒而言, 這是最直覺的接法. 不過現在對於入門的燒友卻有了新的選擇 : 取代 DAC 的數位類比轉換功能, 新型的數位擴大機內部將數位輸入的 PCM 資料轉換成 PWM 調變, 再經過 Class D 放大器驅動功率 MOS 晶體推動喇叭. 如此一來, "串流播放器 + 數位擴大機 + 喇叭" 就是完整的音響系統. 想像一下, 數位輸入, 直接驅動喇叭, 不需要 DAC 將數位資料轉換成類比訊號, 不需要前級放大器的小訊號放大, 不需要訊號線傳遞類比訊號, 輸出的失真自然會降低了不少. 除此之外, 簡化後系統的成本也可以大幅減少, 這種設計對於家庭劇院來說也非常合適.

下圖是 PCM 脈波編碼調變(Pulse-code modulation), 從訂定 CD 規格開始, PCM 就一直是數位音頻的標準格式, 雖然後來又有 FLAC, APE, MP3, AAC, 各種格式, 都是針對 PCM 資料的壓縮檔, 一直到 Hi-Res 的 DFF/DSF 才真正有了新的格式, 不過 DFF/DSF 仍然可以轉換成 PCM.

PCM 脈波編碼調變(Pulse-code modulation), PCM 的數字代表聲音的振幅大小, PCM 的播放間隔時間是由取樣率決定. 
2024 春 - 穀雨 | 數位音樂的新趨勢

PWM 脈波寬度調變(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的數字代表 duty cycle, 也就是 MOS FET 導通與關閉的比例, 透過 MOS FET 來控制輸出端的電壓. PWM 工作頻率決定音質的細膩程度, 工作頻率越高, 運算量越大, 對系統 與 MOS FET 的要求也越嚴格.  
2024 春 - 穀雨 | 數位音樂的新趨勢

典型的 Class D 放大器控制晶片 TPA3255 的 Block Diagram : 類比輸入, 經過三角波取樣轉換成 PWM 訊號, 再經過數位放大運算, 由於經過放大運算, 所以內部有數位回授迴路, 降低失真. PWM 訊號驅動 MOS FET 與 低通濾波器, 輸出類比訊號. 整體回授迴路是將輸出端的類比訊號回授到類比輸入端. 這也是最常見的方式 : 類比輸入 / 類比輸出. 不過如果仔細分析, PCM 數位訊號經過 DAC 後被轉換成類比訊號, 在進入擴大機後又被轉換成 PWM 數位訊號, 其實是無效的轉換, 只會產生失真與雜訊, 也許正因為這樣, Class D 放大器被老燒認可的比例普遍不高, 其真實的潛力還沒有完全被挖掘出來.

2024 春 - 穀雨 | 數位音樂的新趨勢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邊的唱放有兩部 : Shure M65 clone 與 Schiit Mani. 以前聽過一個說法:當年各家唱放的頻率響應並不是完全符合 RIAA 曲線, 所以每個品牌聲音各有特色. 現在想要重溫這些舊時的好聲音, 已經很難找到當年的原汁原味, 只能以克隆電路的方式復現, 好在淘寶有許多這樣的套件可以選購, Shure M65 clone 就是其中的一個選擇. 自從有了 Shure M65 clone 後, 我就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 並且先後完成了兩種唱放電路, Dual Phono 唱放 與 Naim NA522 MM 唱放. Dual 唱放的主動元件是使用 OP, Naim 唱放的主動元件是電晶體, 兩者不論是音色與品質都很優秀, 整體而言不比 Schiit Mani 遜色. 新的唱頭放大器電路板大約都在 NT$ 1000 左右, 機箱, 變壓器, 機內配件合計也大約是 NT$ 1000, 完工成本約在 NT$ 2000 ~ 2500.

1. Dual Phono Stage MM preamplifier, 線路簡單, 也沒有難尋的元件, 許多廠家都有仿製品, 其中 "紹關至力" 與 "偉良電子" 的產品比較突出, 考慮再三後選擇了 "紹關至力" 的唱放, 這個電路(如下圖)的輸入端是直接交連, 並沒有唱放常見的高低通濾波器. 輸出交連電容各廠家都是使用 ERO MKT 1822 1uf 金屬氧化膜電容, 這點應該是遵循著原廠的設計. 但是對於 OP 的選擇卻各有不同, 從 NE5532, LME49720, OPA2604, OPA2277, MUSES02 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我想廠家是想藉著 OP 吸引買家的青睞, 畢竟高價的 OP 可以提升買氣. "紹關至力" 的版本在電源穩壓方面很是下了不少功夫, 尤其是多個併聯的濾波電容(如下下圖), 雖然只是使用 7812 / 7912 線性穩壓, 整體雜訊被抑制得相當好. 唱頭放大器是 CR 衰減式 RIAA 電路, 主動元件是 OPA2277, 放大倍率為 47db (大約是 250倍). 聽感方面像是杯清水, 音色中性通透, 像是沒有修飾般地直白, 所以播放早期臺版黑膠唱片時, 入耳滿是錄音缺陷. 但是一旦播放優秀的錄音作品, 又會聽得雞皮疙瘩掉滿地.

Dual 唱放電路圖, 輸入端直接交連, CR 衰減型 RIAA 電路.

2023 春 - 穀雨 | 新的老唱放
"紹關至力" 的唱放電路板, 在電源濾波電路中, 正負電源各自使用6顆 2200uf 濾波電容併聯.

2023 春 - 穀雨 | 新的老唱放

2023 春 - 穀雨 | 新的老唱放


2. Naim NA522 MM preamplifier, 談到 Naim 的復刻套件, 最有名應該是"曹偉工作室", 唱放套件使用原線路近似的元件與佈局(如下圖), 但是電晶體由 ZTX384C/ZTX214C 換成 2N5089/2N5087. 不過經過一番比較之後, 卻選擇了 "傳聲音響" 的套件, 一來單聲道電路板包含穩壓電路, 可以做到左右聲道獨立電源穩壓, 而且不論是穩壓與主被動元件都與"曹偉工作室"的產品相同. 第一次裝機是在 2022 年 10 月, 結果卻翻了車, 組裝完成的唱放使用耳機系統測試時沒有問題, 接入音響系統時卻有哼聲, 雖然雜訊不算大, 但是卻會對音樂造成干擾, 無法忽略不理, 於是 修改穩壓, 加強電路屏障, 嚴格執行單點接地..., 想盡辦法也無法消除哼聲, 這也是這幾年來第一次發生這種情形. 無奈的是, 我很喜歡這個電路的音色. 考慮再三之後再購入 "華鋒電器" 版本的 Naim 唱放, 這個唱放是成品機, 相同電路與元件, 電源部分則是 28V ~ 36V 直流電壓輸入, 經過內部左右聲道獨立的 LM 317 線性穩壓供電, 完全杜絕交流電源的干擾, 所以還需要製作一個獨立的 28V 線性穩壓器, 這樣就達到雙重穩壓的效果. 結果再次翻車, 測試情況與之前的版本幾乎完全相同, 相似的音色, 熟悉的哼聲, 然後再修改線性電源..., 這樣前前後後經過半年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不斷地修改測試, 有幾次幾乎消除了哼聲, 不過重複再做測試時, 雜訊又出現了, 完全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直到 2023年的清明連假, 由於是長假期, 有時間搭配不同線材來調整系統音色, 當換上 Chord C-line 訊號線, 竟然發現唱放的哼聲聽不太出來, 接回 AudioQuest 自製訊號線, 雜訊又出現了!!! 所以是訊號線引發的雜訊? 可是這條自製的訊號線在 Shure M65 clone, Schiit Mani 與 Dual Phono 三部唱放上都可以傳遞出乾淨的音樂. 那麼這條自製訊號線有什麼問題? 線材是 AudioQuest 的訊號線, 訊號線製作是依照 AudioQuest 的製線程序  (https://www.audioquest.com/resource/1130/RedRiver-Mackenzie_Termination-Manual.pdf),  所以問題不在線材與製作, 剩下的只有 RCA 端子. 普通的 RCA 插頭接地端與外殼整體都是地線, 訊號端點只有中心一根柱狀金屬, 訊號端點與接地端點的質量並不對稱, 訊號要通過整個金屬外殼, 就算是高價的 RCA 端子, 金屬外殼也不一定使用優良的銅材. 而 Eichmann Bullet 的 RCA 端子大部分都是非金屬材質, 只有中心的訊號端點與外圈一小片接地端點是傳導訊號的金屬. 自從在下面這篇文章裡 (http://www.soundfountain.com/amb/bullet.html) 了解到這種 RCA 端子之後, 我的訊號線就一直使用 Eichmann Bullet RCA 端子, 聲音確實很好. 想來想去只能猜測是這種 RCA 端子屏蔽雜訊特性不好, 至於為什麼其他三種唱放沒有發生問題? 應該是與電路架構有關 ?!!! 最後我將一對 AudioQuest Copperhead 訊號線換成了 Switchcraft RCA 端子, 果然雜訊變得低不可聞. 換上 47 Lab STRATOS 訊號線, 即使不是 Eichmann Bullet RCA 端子, 也會有可聽聞哼聲, 這個莫名其妙的問題就是外部的雜訊干擾, 更換訊號線就解決了.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年的前級擴大機是包含了 "RIAA EQ 放大級 / Phono Stage" 與 "十倍放大級 / Line Stage" 兩級模組. 前者就是 "唱頭放大器", 後來由於黑膠唱盤的沒落, 進入 CD 時代之後, 前級擴大機就只剩下 "十倍放大級" 電路. 其主要的作用 "小訊號放大", 也就是將訊源訊號做電壓放大. 前級擴大機的輸入是各種訊源 : Phono, CD, Tuner, Aux,.... 輸出則是後級擴大機, 後級擴大機則是將前級擴大機輸出的訊號再做 "功率放大" 使其足以推動揚聲器. 所以後級擴大機也可稱為功率擴大機.

由於 Denon HOMC 唱頭的輸出訊號比較弱, 除了增加唱放的增益之外, 一部不錯的前級也很有幫助. 我的 Shure M65 唱頭放大機是購自淘寶 "紹關至力"的套件, 製作的過程中, 我發現他們家的電路板規劃得很不錯. 然後又發現他們家的前級中有款 WE 717A 前級套件. 大約在 2020年 4月開始購買零部件, 7月份製作完成. 現在將裝機過程整理出來. WE 717A 前級的電路是參考 Conrad Johnson PV-12 前級, 放大電路是常見的電路架構 : 共陰極放大輸入 與 陰極隨耦器輸出(見下圖). "紹關至力" 另外還有一套使用 12AU7/ECC82 的 PV-12 仿製套件, 不過對我而言 WE 717A 還是比較有吸引力. 當然最精華的是其配套的穩壓電路板, 原汁原味複製 Conrad Johnson 的精華.
 

2023 冬 - 大寒 | WE 717A - 6AK5 真

WE 717A 前級套件, 是使用 WE 717A 單五極管作為放大元件, 717A 原本設計是在 IF 中頻小訊號放大電路中所使用訊號管. 據說當年 WE 設計出 717A 型號的真空管, 但是因為工廠管理不善而無法量產, 最後只能委託由 Tung-Sol 與 Raytheon 兩家公司生產. 其前一代真空管是 386A, 後續型號是 6AK5(如下圖), 主要用途與 6DJ8/ECC88 雙三極管類似. 以前我只接觸過 6DJ8/ECC88, 6085/ECC80, 12AT7/ECC81, 12AU7/ECC82, 12AX7/ECC83 這幾種小訊號雙三極管. 而現在這些雙三極管, 不論新舊, 價格都不低, 一些 NOS 庫藏老管更是被炒到天價. 國外網站上開始看到小訊號五極管的蹤跡, 例如 717A 在日本音響圈被使用在前後級擴大機上, 其外形像燈泡或是門把, 小巧可愛, 音質優異. 而在一些平價耳機放大器(小不點耳放) 也認識到 6AK5(如下下圖), 6AK5 本身質優價廉, 由於小不點耳放在國外很流行, 所以 6AK5 也跟著風行起來. 剛開始想要製作 WE 717A 前級套件, 就習慣性地先收集所使用的真空管資訊, 不然辛苦地完成一部前級, 日後卻可能買不到(起)真空管. 717A 並不是常見的訊號管, 當年只有 Tung-Sol 與 Raytheon 兩家公司生產, 現在不知道是否還有足夠的庫存? ebay 上雖然能找到 717A, 但是價格差異頗大, 品質不一. 淘寶倒是可以買到 NOS 庫存新管, 最低售價為 NT$800, 不過如果對比起來 : 一隻雙三極管 相當於 兩隻717A, 所以這樣的價位實際上並不低, 更麻煩的是貨源不穩定. 解決之道可以考慮以 6AK5 作為替代管. 6AK5 是 717A 同系列的下一代產品, 規格參數與 717A 幾乎是完全相同, 又有歐美俄中多家廠商的產品可以選擇, 貨源充足, 量大管飽, 是非常理想的代用管, 由於不同廠牌 6AK5 的音色各有特色, 還可以藉由更換管子調整音色. 不過 717A 是大八腳, 6AK5 是小七腳, 並不能直接代用, 後來在淘寶上找到了轉接座, 確定這部前級可以同時使用兩種管子, 才放心購買製作. 參考資料如下:
https://www.head-fi.org/threads/little-dot-tube-amps-vacuum-tube-rolling-guide.563884/
https://jiafom.pixnet.net/blog/post/37096021-%E7%8D%A8%E7%89%B9%E7%B2%BE%E5%B7%A7%E7%9A%84we-717a%E7%9C%9F%E7%A9%BA%E7%AE%A1%E5%89%8D%E7%B4%9A


2023 冬 - 大寒 | WE 717A - 6AK5 真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自從有了自己的音響系統以來, 我的 DAC 一直都是 Delta Sigma 架構, 直到五年前組裝 DZ 的 TDA 1541 NOS DAC 套件之後, 才正式踏進  Multibit DAC 的世界. 就架構分析, 以 CS4328 晶片為例, Delta Sigma DAC 架構主要是利用數位電路執行運算將原本 44.1 KHz 的音樂訊號“升頻 Upsampling”成 352.8 KHz(8倍頻), 雖然音樂資訊實際上並沒有增加, 而且原始訊號也可能被改變(經過低通濾波器的處理), 但是升頻後音樂樣本數量增加8倍, 單位時間的聲音密度提高, 訊號之間連續性變得更好, 聽感上也就更柔和穩定, 定位精確, 響應平滑柔順, 高頻響應有極大的提升. 而 Multibit NOS DAC 則是忠實重播音頻的原始訊號, 由於高頻訊號的取樣率相對較低, 相同高頻資訊, 細節與能量就不如 Delta Sigma, 整體音色飽滿活潑, 音場貼近聆聽者, 能夠忠實表現出音樂的瞬態變化, 錄音品質的優劣被直接披露. 以我常聽的爵士樂而言, Multibit NOS DAC 所傳遞的音樂的確是比較生動寬鬆, 所以我常用 Multibit NOS DAC 聽爵士樂, Delta Sigma DAC 聽古典音樂.

事件的起始是 Obsession OD-A1 CS4328 DAC 掛點了, 故障是發生在 CS4328 數位電路板. 12AU7 真空管低通濾波器 Buffer 功能正常. 經過再三考慮, 決定將 CS4328 DAC 數位板汰換. 初步構想是換成 Multibit DAC. 候選者有 TDA1541, TDA1543 與 TDA1387. 三者之中的技術規格以 TDA1541 最好, TDA1387 次之, TDA1543 最差. TDA1541 是絕對的王者, 不僅價位被炒到極不合理, 假貨也多. TDA1543 的中低頻溫暖厚實, 但是高音表現卻屢屢被 DIYer 抱怨. 不過在市場上, 高價位的 SW1X DAC I Special 使用 TDA1543, 並且獲得很好的評價. 平價的 Schiit Modi Multibit DAC 也使用 TDA1543 有不錯的迴響, 所以戲法人人會變, 各有巧妙不同. 不過我早已滿心期待地將目光落在 TDA1387. 這顆晶片推出時間最晚, 主要市場是音效卡, 內部電路架構是 5bit 電流源 與 11bit R2R 混合型 DAC, 最高輸入 bit rate 18.2 Mbits/s, 能夠播放 兩聲道 384kHz 取樣率的 PCM 音樂訊號. 規格上 TDA1387 的 THD 比 TDA1541 少 7dB, 也就是說 TDA1387 大約是 15bit Multibit DAC 的效能, 比 TDA1543 好上不少, 不過重點是 TDA1387 能夠支援 384kHz 取樣率 PCM 音樂, 這個規格遠優於 TDA 1541 的 96kHz, 簡直是為了 Hi-Res 高取樣率音源而存在的多位元解碼晶片.

1. 首要任務是翻新 
Obsession OD-A1 CS4328 DAC, 參考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51548914.A.45C.html 後, 先購入 TDA1387 4X NOS 版本的成品板, 先後更換輸出電容, 更換 Passive I/V 轉換的轉換電阻, 再將供電系統由原本的 USB 供電修改成 LT3042 超低雜訊線性穩壓電源板供電, 配合 12AU7 真空管低通濾波器 Buffer, 這樣的組合類似 SW1X DAC I Special 的設計, 有著優美的音色, 高音優於 TDA1541, 中低音中規中矩, 美中不足的是這塊板卡的 USB 晶片只能支持 WASAPI 48KHz 取樣率, 無法完全發揮出 TDA1387 的實力, 不過即使是如此, 爵士樂聽起來既鮮活又圓潤, 人聲抑揚頓挫韻味十足, 關鍵是 12AU7 真空管低通濾波器 Buffer 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2022 冬 - 大寒 | DENAFRIPS ARES I
2022 冬 - 大寒 | DENAFRIPS ARES I
LT3042 超低雜訊線性穩壓電源板

2. 開始規畫該如何再構建一台能夠播放 Hi-Res 音樂的 TDA1387 DAC.
a. "8 併 TDA1387 直接取代 TDA1541" 模組 : 可以在 TDA1541 DAC 解碼器上使用 8 顆 TDA1387 併聯晶片取代 TDA1541.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音響迷必然會費心思在線材上. 而現在的線材動輒上萬乃至十數萬, 我是音響小氣鬼, 器材有一半是自己組裝的便宜貨, 高價的線材用不起, 所以專門尋找平價好聲的線材.

這次比較的平價訊號線, 都是價位不超過 NT$ 2500 純銅材質訊號線. 共計有 16 種 (除了 QED 與 Chord 之外, 都是購買裸線, 自行製作).

1. 47 Lab STRATOS 0.4mm 單芯線 :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是透過 "牙尖嘴利音響頻道" (
http://www.cynicalaudio.com/2012/12/47-lab-strotos.html) 網站中的介紹,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有兩種線徑, 0.4mm/26AWG 適合訊號線, 0.65mm/22AWG 適合喇叭線. 當時想找一款平價的機內配線, 才購入這條線, 先試做了一對訊號線, 第一個印象是 動態適中, 音場大, 中高頻漂亮, 以聲論價是物美價廉的好線, 仔細比較後 : 47 Lab STRATOS 的音場比較接近聆聽者, 音場定位良好, 高音明亮但不刺耳, 全頻段動態良好, 聲音不鬆不緊, 有著令人愉悅的音色, 中高音能量略多於低頻. 如果使用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製做訊號線, 需要兩條單芯線組合成一條訊號線 : 一條訊號端, 一條為地端. 所以左右聲道兩條訊號線一共需要四條單芯線. 這種構造的訊號線有個無法迴避的缺點 : 沒有隔離層, 無法屏障雜訊. 還有可能造成左右聲道串音, 進而影響定位, 所以左右聲道訊號線不要太貼近.

2. 47 Lab STRATOS 0.65mm 單芯線 :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有兩種線徑, 0.4mm/26AWG 適合訊號線, 0.65mm/22AWG 適合喇叭線, 在產品規格中有提到 0.4mm/26AWG 不論是線材重量與線材直徑, 對於共振的抑制有最佳的效果, 可以達到最好的音質, 只是不知道 0.65mm/22AWG 適合喇叭線的依據又是甚麼? 原本是覺得 22AWG 對於喇叭線來說實在是太細了, 直到發現 AudioQuest Diamondback 訊號線的線徑達到 22AWG. 這樣說來 0.65mm/22AWG 應該也可以製作成訊號線. 理論上直徑比較粗的單芯線, 表面積與截面積都增加, 前者有利於高頻, 後者則可增進中低頻, 既然原廠定位是喇叭線, 音色均衡度應該不會有問題. 整體音色類似 0.4mm, 只是聲底更豐潤寬鬆些.

3. Canare L-4E6S : 是幾種線材中價位最低, 線身很柔軟, 鍍錫隔離層編織嚴密, 隔離效果好. 內部有四股多芯線, 兩白+兩藍, 製成訊號線時 兩條藍色接訊號端, 兩條白色接地端. 隔離層在輸出端接地端, 輸入端剪去不接. 關於聲音方面, 音場比較接近聆聽者, 音像清楚, 高低頻中規中矩, 中頻飽滿, 全頻段動態良好, 聲音有點緊, 但不至於有壓迫感, 整體音色溫暖. 這條線的中頻富有感染力, 尤其是人聲的表現.

4. Canare L-2T2S : 是幾種線材中價位次低, 線身很柔軟, 鍍錫隔離層編織嚴密, 內部有兩股多芯線, 製成訊號線時 一條接訊號端, 另一條條接地端. 隔離層在輸出端接地端, 輸入端剪去. L-2T2S 的規格中寄生電容只有 L-4E6S 的一半, 但是音色聽起來幾乎是相同,
 高低頻“似乎”有好一點, 其實以每公尺 100pF 或是 200 pF 這種寄生電容的差別而言, 1~2公尺長度是很難察覺音色的不同.

5. Mogami 2549 : 是幾種線材中價位第三低, 隔離層並沒有編織, 也沒有鍍錫. 內部有兩股多芯線, 製成訊號線時 一股接訊號端, 另一股接地端.  隔離層在輸出端接地端, 輸入端剪去. 音色表現 : 音場開闊, 音像清楚, 細節優異, 全頻段動態良好, 高頻延伸佳, 高音音色有點緊, 中低頻中規中矩, 避免使用在音色偏亮的音響系統中, 否則容易造成高頻刺耳.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hure M65 clone 版本的真空管唱放套件, 組裝完成也過了一年, 整體音色相當令人滿意, 不過在搭配 Denon HOMC 唱頭時, 總感覺動態不夠. Shure M65 是針對 MM 唱頭設計的, 增益大約是 44dB, Denon HOMC 唱頭的輸出只有 1.6mV, 猜想問題可能出在唱放的增益不夠大, 網路上建議 HOMC 應該搭配 47dB 的唱放. Shure M65 是回授型 RIAA 電路, 所以放大率不好調整. 想來想去, 辦法有兩個 : 1. 裝一台前級擴大機. 2. 再找一台唱放. 最後決定購入一台 Schiit Mani 唱放, Schitt 是一家美國的 Audio 公司, 產品的評價很高. 唱放只有一款 Mani, 以平價好聲著稱. 這部唱放一共提供四檔增益 : 30/42/48/59 dB. 網路上推薦 48dB 放大倍率非常適合搭配 Denon DL-110 HOMC 唱頭. 42dB 增益搭配 MM 唱頭的聲音也相當好. Schiit Mani 價位大約是 NT$ 6000 上下, 與 Shure M65 clone 唱放的組裝成本相當, 我也正好比較兩者音色的差別, 了解 Shure M65 clone 唱放音質的好壞.

首先先比較兩部唱放的規格, Shure M65 clone 唱放的主動元件是真空管, RIAA 網路在回授環路之中, 稱為 NF 型 RIAA, 優點是雜訊低, 聲音平順, 缺點是 RIAA 的準確度比較差, 容易受到主動元件老化的影響. Mani 主動元件是 OP, 因此成本可以控制得很低. RIAA 網路獨立在回授環路之外, 可以稱為是 CR 型 RIAA, 優點是 RIAA 的準確度比較好, 聲音直接. 缺點是放大率比較高, 
容易受雜訊的干擾. 另外還有一種 LCR 型 RIAA 設計, 是在 CR 型 RIAA 電路中加入電感, 由於性能優秀的電感成本很高, 所以售價也比較高.

Mani 是在12月25日收到的, 正好當成自己犒賞自己的耶誕禮物, Run-in 後逐漸開始試聽比較, 第一個印象是 48dB 的確是 Denon HOMC 唱頭的理想增益值, 聲音的動態與 MM 唱頭一致, Mani 的音色直白, 音場比較接近聆聽者, 音場開闊, 臨場感略優於空間感, 細節豐富清晰, 音色略暖質感佳, 高中低頻都很平直, 音樂節奏偏理性的走向, 整體來說是非常優秀的唱頭放大器, 使用平價的零件能有這麼好的音質, 實在難能可貴. 國外有網友提到 Mani 容易受到 RF 訊號干擾, 不過以我使用的經驗, 這台唱放很安靜, 背景很黑.

Shure M65 在 RIAA 電路上並不是完全依照 RIAA 規範設計, 國外網友評論 Shure M65 原廠唱放的音色 : "高音聽起來很明亮甚至是很硬,中低音非常低沉和多汁 " , 考慮到 M65 唱放是專門搭配 MM 唱頭, 這樣的音質可以稍稍彌補 MM 唱頭高音不如 MC 唱頭的缺憾, 搭配 Shure V15 MM 唱頭, 可以重播出迷人的音樂, 是很聰明的設計. 但是這樣的高音不一定適合其他廠牌的 MM 唱頭. 所以我的 M65 clone 在選擇零件上就費了些心思, 1. 仔細挑選真空管 : GE 12AX7WA 整體音色均勻, 動態很好. WE 420A 的高頻飄逸而且延伸更好, 適合喜歡高頻的朋友. 2. 輸入電容改成 RIFA PHE450 薄膜電容, 輸出電容改成 SPRAGUE 油質電容, 這兩款電容可以改善高頻過亮過硬的問題. 3. 電源部分除了使用真空管半波整流之外, 每聲道使用包含扼流圈的 PI 型 LRC 濾波, 並且增加濾波電容的容值, 這樣的修改比起原廠的 "二極體半波整流 + PI 型 RC 濾波"(見下圖) 更優異, 對高頻音質也會有助益. 現在這些想法透過與 Mani 的比較後得到驗證. M65 clone 的音色柔和, 整個舞台比較後縮, 音場深遠, 空間感略優於臨場感, 細節表現比起 Mani 並不遜色, 定位很準確, 而且不論是 鋼琴, 木琴, 或是木管 樂音都像是包著一層光暈似的泛音, 溫潤晶瑩, 非常好聽.

Shure M65.jpg

比較幾張唱片之後, Mani 的整體動態與細節雖然比較好, 但是音樂中的抑揚頓挫卻是 M65 clone 比較有變化, 這種情形以前也遇過, 同樣是自己裝的前級擴大機, 真空管就是比半導體更能讓傳達樂曲中的情感. Mani 能夠獲得眾多的好評也不是浪得虛名, 附上網路的評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aARB28ZHkw

mani4_s.jpg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M (Moving  Magnet) 唱頭的工作原理是 : 唱針的震動傳遞到針桿尾端的磁石,磁鐵的震動使得固定線圈中產生磁通量的變化, 磁通量的變化使線圈產生交流訊號, 如果唱針所拾取的振動振幅小(主要是高頻訊號), 磁石的振動幅度微弱, 造成磁通量的變化不明顯, 高頻響應就會變差. 要修正這樣的問題, 最好的辦法是提高針尖拾取訊號時的振動幅度, 所以才會使用 "橢圓針尖", 或是更高級的 "超橢圓針尖". 另外一方面, 對於幅度較大的振動(主要是中低頻訊號), MM 唱頭又有著優異的動態響應, 一般而言 MM 唱頭的輸出電平大約在 5mV. 

MC (Moving Coil) 唱頭的針桿尾端帶著一個鐵芯, 上面繞著極細的漆包線, 這就是唱頭的線圈, 線圈的體積與重量比 MM 唱頭的磁石要大很多. 唱針的振動傳遞到針桿尾端的線圈, 在固定磁場中的線圈因振動而產生磁通量的變化, 進而產生交流訊號. 由於線圈重量有所限制, 線圈的繞線圈數不多, 因此大部分 MC 唱頭的輸出都在 0.5mV 上下, 唱針的振動直接傳遞到線圈, 所以即使是微弱的高頻振動, 也能夠反映到輸出訊號, 也就是高頻動態優異, 聽感上細節鮮明, 音色華麗細緻, 音場也比較優異, 與 MM 唱頭的音色表現有明顯的不同. 不過由於唱片紀錄的低頻訊號經過 RIAA 壓縮, 大部分的 MC 唱頭輸出電平都很小, 播放時唱盤低頻機械震動的雜訊很容易會影響低音的音質, 許多 MC 唱頭更搭載了"超橢圓針尖", 高頻的表現更亮眼, 因此有 MC 唱頭 "高音優於低音" 的說法. 由於 MC 唱頭的線圈匝數不同, 線徑不同, 各家 MC 唱頭的內阻各不相同, 所以 MC 唱頭放大器的負載電阻選擇也是一門學問, 一般而言 "負載電阻 = 10 x MC 唱頭內阻", 不過廠商設定的負載阻抗不一定遵循這個公式, 也有許多玩家通過不同的負載電阻的選擇而達到調音的功能, 在不同的音響系統, 結果也不相同, 所以 MC 唱頭放大器除了提供比 MM 唱頭放大器更高的放大倍率, 還要提供多組 "輸入阻抗" "輸入電容" 的選擇. 或是使用 "昇壓器" + MM 唱頭放大器.

MC 唱頭發展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少分支 : 
1. 輸出 0.5mV 標準型.

2. 低輸出低內阻型, 大部分是屬於高級的 MC 唱頭, 低內阻設計, 可以使用專屬的昇壓器.
3. 低輸出高內阻型, 大部分是屬於高級的 MC 唱頭, 高內阻設計, 沒有與唱頭匹配的昇壓器.
4. 高輸出型, 若負載電阻為 47Kohm 者, 使用方式如同 MM 唱頭, 否則還是要注意阻抗匹配的問題. 這類唱頭大部分是屬於入門級的 MC 唱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IN-TIdIddc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得以前黑膠唱片是被稱為 LP 唱片(Long Playing record), 自從 CD 普及化之後, 黑膠迅速沒落. 沒想到最近幾年卻有逐漸復興的趨勢, 這兩天聽到 Sony Music 也要重新出版黑膠唱片, 理論上這樣的小眾文化是不可能得到音樂出版商的支持, 想來想去只能猜測是盜版所造成的結果. Sony 從 CD 時代就積極參與開發軟硬體, 一直到後來的 SACD, Hi-Res. 可以說是黑膠系統的毀滅者之一, 無奈數位音樂的盜版問題越來越嚴重, 造成全球唱片業的長期不景氣. 奄奄一息的黑膠唱片就在這片不景氣中異軍突起. 一來沒有盜版的疑慮, 而且系統的可玩性高. 所以不論是軟體或是硬體的銷售量都漸有起色. 對我而言, 黑膠唱片是我學生時代的回憶, 雖然當時只買得起 "Darling", "佳佳" 台製平價唱盤, 鐵三角的入門級 MM 唱頭, 配上自製的 NE5534 前級, 音技的 SF-106N 後極, 以及 KEF 104AB 喇叭(套件), 儘管整套系統水準不高, 聽起音樂卻很是享受. 很快的 Sony D-50 平價隨身型 CD player 價格降到台幣一萬元, 黑膠系統就逐漸被時代給遺忘了. 後來認識幾位對黑膠系統一直都沒放棄的朋友. 也接觸到一些高階唱盤, 可惜那個時候我的心思放在攝影上. 直到幾個月前有位同事帶來一部紙箱外殼的超低價黑膠轉盤, 大家都聽得興高采烈, 雖然音質很普通, 不過看著旋轉的黑膠唱片, 蠢蠢欲動的念頭漸漸萌生, 打算先把黑膠系統的相關資訊重新複習. 
"HiViNyws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NKJ_uFheEftryRCvbmfNg), 以及黃國琳先生的部落格 (http://colin5881.pixnet.net/blog/category/3875588) 內容豐富詳盡值得參考.

早年的前級放大機包含 "RIAA EQ 放大級" 加上 "十倍放大級" 兩級模組. 前者就是 "唱頭放大器", 由於黑膠唱盤的沒落, 進入 CD 時代之後, 前級放大機就只剩下 "十倍放大級" 電路. 現在的 "RIAA EQ 放大級" 只能獨立出來, 接在黑膠唱盤與前級放大機之間. 其原理是:當製作黑膠唱片時會衰減音樂的低頻訊號 20dB, 提升高頻訊號 20dB, 這樣刻錄唱片的可播放時間會比較長(所以才稱為 LP). 同樣的重播時也要 "提升低頻 20dB, 降低高頻 20dB"(見下圖), 這種方法是由 "美國唱片協會 (RIAA)" 規範的, 所以也稱之為  "RIAA EQ 放大級". 由於黑膠唱盤的輸出訊號都很微弱, 動磁唱頭 (MM) 不高於 5mV, 動圈唱頭 (MC) 更是低於 0.5 mV. 所以唱頭放大器的放大倍率至少要 100 倍(40dB), 或是動圈唱頭專用的 1000 倍(60dB). 由於各家的動圈唱頭的輸出阻抗差別很大, 所以動圈唱頭專用的放大器的輸入至少要做到 : 輸入阻抗與輸入電容要能有多種選擇. 另一種搭配方式是 升壓器 + MM 唱頭放大器. 而且升壓器必須與 MC 唱頭互相搭配. MC 唱頭不僅本身昂貴, 與唱頭放大器的搭配也很複雜. 再考慮到我的黑膠唱片是以人聲與爵士為主, 最後決定製作 MM 唱頭放大器.


2017 秋 - 秋分 | 從 Shure M65 唱放 到

在淘寶上找到不錯的真空管唱放套件. 原始電路來自 Shure M65, 提到 Shure 就讓人想到 MM 唱頭, 第一顆 MM 唱頭便是 Shure 於 1925 年量產的, 當年 Shure 最有名的產品是 V15 MM 唱頭, 同時也生產含唱放的前級放大器. 這個套件的電路板製作得非常棒, 多層板, 規劃與布線都很專業. 是罕見的好作品, 使用的零件也很好, 價格又合理. 等到檢視電路之後, 我就決定是這個套件了. 一般唱頭放大器所使用的真空管大多是 12AX7/ECC83, 取其放大倍率高, 而且放大電路通常高壓在 250V 左右才能有足夠的增益. M65 則是在內迴路使用 Feed forward 的正回授(R11, R12)以增大輸入訊號, 外迴路則是 NF 型 RIAA 回授電路, 所以高壓只要 100V 就有足夠的增益, 而且對真空管放大率的要求比較低, 即使管子老化後放大率降低也還能撐一陣子. R7, R8, R15, R16 四顆陰極電阻提供局部回授, 雖然會降低放大率, 但是獲得降低失真的好處, 尤其是輸入級的 R7, R8 更可以減少 TIM 失真. 這個電路需要研究的部分是 :
1. 輸入交連電容 C1/C2 容值偏高, 低頻截止頻率低於 1Hz, 這樣會導致轉盤轉動時的低頻振動或是唱頭唱臂共振引進音樂訊號之中. 輸出交連電容 C6 容值偏低, 如果負載電阻為 100K Ohm, 低頻截止頻率為 32 Hz, 負載電阻降為 50K Ohm 時, 低頻截止頻率為 64 Hz; 低於 32Hz/64Hz 的低頻訊號在輸出端被濾除, 所以無法回授到輸入端, 輸入端卻沒有限制其輸入, 著實有些不合理, 比較理想的設計是將輸出電容改為 0.47uf, 低頻訊號不被負載電阻所影響. 輸入的電容改成 0.01uf, 在輸入端就把 16Hz 以下的低頻濾除.  
2. NF RIAA 迴路 C7/C8/C9/C10/R17/R18/R21/R22 數值有點問題, 並不符合標準 RIAA 曲線, 在原廠的 Data Sheet 有提到 : "為了補償大多數 MM 唱頭的高頻特性, 所以在 10KHz 處, 增益提升 3dB", 相較於標準的 RIAA 曲線, 以 1KHz 為基準(0db), M65 的頻率響應在 140 Hz 提升 1.3dB, 11KHz 提升 2.8dB, 20KHz 提升 2.6dB. 這樣的頻率響應有點像 "Loudness 電路" 的作用, 所以有些國外的玩家會修改 M65 的零件值以符合 RIAA, 不過我覺得原廠的設計, 僅僅是對高低頻的補償, 對音樂內容的影響不大, 這樣的調音, 即使搭配平價唱頭也不錯聽.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人算不如天算, 正當我陶醉在 MDR-MA500 的音樂中, 結果被同事激烈地抗議, 在辦公室裏聆聽開放式耳機時會吵到旁人 !!! 環顧手邊的耳機清一色都是開放式耳機, 這下又得開始敗家, 密閉式耳機如 ATH 木殼耳機, SONY MDR-Z7, ..., 評價都很好, 不過價格也都不便宜, 尋尋覓覓終於發現 C/P 值超高的 JVC HA-RX700 與 HA-RX900, 不論國內外都獲得一致的好評, 不過這兩款耳機都已經停產, 最後在淘寶上買到庫存新品, 兩者的價格分別為 NT$ 900, 1100.

JVC HA-RX700 : 全密閉式的設計, 使用直徑 5 公分 磁鐵耳機單體(CCAW 音圈 / 48 Ohm), 全塑膠材質製的全罩式耳機, 105mm 大型耳罩, 支架設計札實耐用, 整隻耳機的分量不輕, 重量為 330g, 在網路上素有"窮人的 XXX"的稱號, 據說聽感與 ATH 某些"女毒"耳機近似, 適合欣賞嬌媚柔美的女聲音樂, 不過實際聽過之後, 發現並不是想像中的獨沽高音一味, 而是三頻均衡的機種. 聲音密度中等, 高音延伸得很好, 是這隻耳機的特色, 中低音恰如其份, 質感並不差, 整體音色是中性而高音略帶甜味, 空間感相當不錯, 沒有一般密閉式耳機常有的筒音, 長時間聆聽不如 SONY MDR-MA500 那般輕鬆, 不過跟一般的開放式耳機比起來差不多. 缺點就是耳罩的材質不佳, 也無法避免悶熱與沉重的配戴感.
RX700.jpg

JVC HA-RX900 : 半密閉式的設計, 使用直徑 5 公分 磁鐵耳機單體(CCAW 音圈 / 64 Ohm), 塑膠與金屬材質混搭的全罩式耳機, 105mm 大型耳罩, 支架設計札實耐用, 整隻耳機的分量略重於 RX700, 重量為 350g, 在網路上同樣也有"窮人的 XXX"的稱號, 由於採用密閉式的設計, 中低音比 RX700 要豐厚些, 音色也比較溫暖, 高音的表現與 RX700 大致相同, 整體聽感反而接近 SONY 耳機, 整體來說算是一隻很全面的耳機, 耳罩的材質也比 RX700 要好, 以其價位幾乎是無可挑剔.
RX900.jpg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邊累積了幾隻耳機. 耳道式與耳罩式都有, 前兩天與同事聊天, 他原本是耳機的玩家, 後來想開了全部出清, 其中一套 STAX 靜電耳機系統還是我幫忙 貼文出售的, 最後只剩下 MB Quart QP400 因為品相不好, 長期借給我使用. 問他為什麼不玩了, 他說得很有哲理 : "花很多錢去買旗艦級的耳機, 為了搭配耳機, 又花了大錢買耳擴與音源, 結果這麼好的系統, 往往聽不了多久耳朵就受不了, 這不是很可笑嗎?". 誠哉斯言, 我之所以會購入 HE-400i, 其實也是想要一隻耐聽的耳機. 買的時候是冬天, 聽了幾個月之後, 就把 HE-400i 收起來了, 不是聲音不好, 實在是 HE-400i 佩戴起來太悶熱, 不適合在夏天使用. AKG K702 賣給同事了, Grado SR80i 空間感不好, 考慮到配戴舒適性, 重播人聲的音質, 價位合理, 最後就把目標鎖定在 SONY MDR-MA900 & MDR-MA500 兩款早已停產的家庭劇院耳機.

SONY MDR-MA900 : 承襲自 MDR-F1 的 Open Air 設計, 是 SONY 比較少見的開放式機背耳機, 這點與 
 QP400, HE-400i 相同, 重點是 "耳罩與耳機單體間也是開放式的設計", 簡言之這隻耳機就像是在耳朵邊懸空地掛著兩個小揚聲器, 為了增加音響特性, 特別選用直徑 7 公分 磁鐵耳機單體(OFC 音圈 / 12 Ohm), 聽感介於耳機與揚聲器之間, 受到完全開放式設計的影響, 聲音在傳遞到耳朵的路徑上會有部分流失, 因此聲音密度比較小, 隔音效果差, 高音略偏暗, 纖細而不刺耳, 低音份量雖然充沛, 但是質感不算好, 中音溫暖略帶甜味, 人聲非常好聽, 空間感也相當不錯, 最棒的是音色輕鬆自然, 久聽不累. MA900 整隻耳機的重量不到 200g, 佩戴時毫無負擔又透氣. 缺點是由於過度輕量化的結果, 造成支架的機構太過單薄, 即使部分零件使用金屬材質, 結構仍然非常脆弱. 現在日本的庫存新品大約是 NT$ 9500.

MDR-MA900 2.jpg

MDR-MA900.jpg
Open Air 設計
 
SONY MDR-MA500 : MA 系列耳機一共有 MA900, MA500, MA300 與 MA100 四款. 可惜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 MA900 的獨特設計, 而忽略了其他三款開放式機背耳機. MA900 的支架脆弱, 實在不太適合在日常生活中頻繁地使用. 而依照過去的經驗, 次一級的 MA500 音色上應該也值得期待, 網路上的 Review 非常少, 只有兩三篇, 不過評價都還不錯. MA500 使用直徑 4 公分 磁鐵耳機單體(CCAW 音圈 / 40 Ohm), 整體的設計也回歸到傳統的開放式機背, 特點是耳機單體懸掛在由人工皮革材料制成的浮動系統上, 可以減少聽診器效應. 高音略偏暗, 纖細而不刺耳, 低音的量多質感好, 中音是 MA 系列耳機最棒的部分, 溫暖略帶甜味非常悅耳. 由於單體採取貼耳的設計, 聲音密度比 MA900 高, 空間感的規模不大, 聽感類似位於小型室內表演空間的前排座位. 支架機構是使用並不厚實的全塑膠材質, 設計也不如同價位的耳機, 儘管如此還是遠比 MA900 的支架來得可靠. 也因此整隻耳機的重量上升為 250g, 佩戴的感覺與同樣號稱是 Open Air 設計的 GRADO SR80i 近似, 雖然都是貼耳的設計, SR80i 的空間感卻不太好, 而 MA500 的空間感與細膩度都優於 GRADO SR80i.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偉良電子購入的 SU3 ESS9018 DAC 一直放在辦公室使用, 搭配 清風 E-100, 效果相當不錯. 某天在家裡逗小貓玩, 無意間看到塵封已久的 DAC, 這台 DAC 是我自己在二十幾年前所組裝的. 當年在 DIY 領域裡有一陣子流行 CS4328 套件. 我組裝的套件是由 許珍孝 先生發行的 Obsession OD-A1, 機箱上下層是木板, 設計的重點是 : CS8412 I2S 輸入 + CS4328 DAC + 12AU7 真空管低通濾波器 Buffer. 當年許先生在新莊輔大附近開工作室, 梁中鍔先生的工作室就在他的樓上(下?). 趁著興致來了, 乾脆就檢查整理一下. 打開 DAC 機箱檢視電路板, 竟然發現數位板上的 5 顆 ROE 低耐壓電解電容的其中 3 顆發生頂部隆起的情形, 拆下來檢查, 果然是內部電解液乾涸, 同一片板子上的其餘 Muse 與 飛利浦 電解電容卻完全沒有異狀, 心中不免有些訝異, 低耐壓電解電容主要是使用在數位電路板, 並沒有高溫高電壓容易造成電容劣化, ROE 電解電容的價位是最貴的, 品質卻不符合其價位. 換下這五顆電容之後, 接著再拿掉電壓放大級的陰極電容, 陰極電容主要的功能是增加放大率, 降低自回授量, 不過同時也會對低頻響應有影響, 考慮到電解電容使用壽命問題, 還是放棄使用陰極電容, 代價是自回授量變大, 放大率降低, 好處是頻率響應會改善. 最後一步是 "以 XMOS U8 非同步數位傳輸模組 取代 SPDIF 輸入". 以往 SPDIF 的訊號品質一直是個問題, 不同的訊號源, SPDIF 的時脈誤差(jitter) 都不相同, 我所使用的 Pioneer 倒置式 CD player 的數位輸出訊號品質也不是很好, 所以還得再使用 MONARCHY DIP 對 SPDIF 再做一次 reclock 以求心安. 至於效果能有多好就很難說了. 現在 XMOS U8 非同步數位傳輸模組可以直接以 I2S 提供 low jitter 數位資料給 DAC, 訊號品質等同於 CD player 內部設計, 不但音質好, 系統也可以簡化. XMOS U8 模組也是購自偉良電子, 品質還不錯, 除了 I2S 輸出之外, 也有 SPDIF 輸出. 當 XMOS U8 的 I2S 輸出接上 CS4328 之後發現聲音有問題. 原因應該是 I2S 不只一種格式, XMOS U8 的 I2S 輸出格式與 CS4328 預設的輸入格式不一致才會導致這種結果, 想來想去乾脆別操這個心, 沿用原本的設計, 直接把 XMOS U8 的 SPDIF 輸出接到 CS8412 SPDIF 輸入, 由 CS8412 解出 I2S 提供給 CS4328. 這樣一來兼顧音質與便利性. 

IMAG0123_s.jpg
當年組裝這部 DAC, 電子元件是下了重本, 不過機箱與螺絲實在不怎麼樣, 數位板上穩壓IC的螺絲都生鏽了.

改機完成後免不了要試聽比較, ESS9018 無愧於其規格, 不論是 SNR, 動態, 高音的延伸與音質的細膩, 都要比 CS4328 好上一截. 而 SU3 的價格卻只有 CS4328 的 1/3. 那麼這部 CS4328 就完全不行了嗎? 當然也不能這麼說. CS4328 的音響性完敗是事實, 但是卻很好聽, 音色輕鬆溫暖是最吸引人之處, 以耳機長時間聆聽音樂也不容易累. 試過幾個廠牌的 12AU7 / E82CC 各有優劣如下:
1. 金龍管 E82CC-01 : 音響性優異, 空間感好, 音質中性透明細膩, 管味偏淡. 金龍管是大約二十幾年前 38度C 蔡鴻仁博士到曙光廠下單投產的真空管, 當時的市場上的評價平平. 沒想到用在此處卻非常合適.
2. RCA 12AU7
(50年代,白色印刷長黑屏方環) : RCA 的管子中高音似乎都很優秀, 音色明亮圓潤, 速度適中, 臨場感優於空間感, 相當棒的管子.
3. RCA 2013/6211/E80CC/n(50年代,長黑屏方環) : 這隻管子的特性是介於 12AU7 與 E80CC 之間. 燈絲電流與 12AU7 相同, mu 值與 E80CC 相同. 特別要注意的是 "耐壓只有 200V". RCA 2013 內部結構與音色近似 RCA 12AU7, 但是由於增益比較大, 當放大率固定時, 回授量也會比較大. 整體細節更豐富, 音色明亮, 搭配不當時容易有吵雜感. 同樣由於這支管子的增益大, 在無回授電路上可能會發生 Clipping.
4. Tungsram 12AU7A : 包裝是黃綠色的 Amperex 紙盒, 管子上並沒有印刷字樣, 內部有個小鐵片, 上有打印數字, 據此猜測可能是 Tungsram 廠的產品. 音色很棒, 中頻豐潤甜美, 高低頻也很好, 臨場感優於空間感, 是比較有管味的平價管.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風 E-100 使用一段時間之後, 累積了一些想法, 所以有了二號機的誕生.

原本的清風 E-100 的高壓穩壓電路, 嚴格講起來並不是穩壓電路而是主動式濾波電路, 對於類比放大電路來說, 我個人覺得主動式濾波電路比起回授型的穩壓電路在音色上要自然得多. 果不其然, 同樣的耳擴電路, 有位老外 Aren van Waarde 實驗後的結論是 C-L-C 被動式濾波電路的音色比高壓穩壓電路來得好. 我很喜歡 E-100 一號機的音色, 但是對於 C-L-C 被動式濾波電路的優點也深感認同, 由於 E-100 的機箱容量很小, 不容易修改驗證. 而且 E-100 全機成本不超過 NT$ 5000, 所以乾脆再裝一台 C-L-C 被動式濾波電路的二號機互相比較.


power.gif
Rudy van Stratum 先生的原始電源設計圖

E-100 power copy.jpg
E-100 高壓電源設計.

Aren van Waarde 的原文摘錄如下 :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手邊累積了幾隻耳機. 耳道式與耳罩式都有.原則上這兩種耳機都會有配戴舒適性的問題, 也無法像揚聲器那般地重現大部分錄音的音場. 卻可以隨身攜帶自由地享受音樂. 同價位的產品, 耳罩式耳機通常容易得到比較好的音質, 耳道式耳機的低音常常因為耳塞的鬆緊而改變, 不過耳道式耳機輕便又好推, 這點也是耳罩式耳機所比不上的.

自從完成真空管耳擴以及購入 SU3 ESS9018 DAC 後, 一直有個困擾 : 那就是很多人聲音樂聽不下去. MB Quart QP 400 已經還給同事, AKG K702 算是很不錯的動圈式耳罩耳機, 聲音很中性, 高中低音的控制力好, 暫態反應快, 動態大, 有著相當不錯的聲音密度, 聲線輪廓清晰結實, 能夠構建相當不錯的空間感, 撇開無法量化的音樂性不論, K702 的音響性相當不錯, 整體來說是非常超值的選擇. 聆聽 管絃樂, 爵士樂都很棒. 但是播放人聲時卻聽不久, 一方面是中頻不夠厚實, 而 ESS9018 DAC 的高解析力使得 齒音/氣音 變得很明顯, 而幾乎大部分的女聲錄音, 高頻部分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問題, 而數位化的過程中又會產生量化誤差(Quantization error), 尤其以早期的 CD 錄音或是破壞性壓縮的檔案最為明顯. 試著以比較低價的耳機來聽人聲 Grado SR80i 聲音比較粗曠些, 還蠻耐聽的, 缺點是幾乎沒有空間感. ATH-50 這隻老耳機只剩下中頻還可以. 這時恰好讓我看到了 Hifiman 的平面振膜耳機. Hifiman 是大陸公司, 不過產品卻非常了得, 他家的旗艦 HE-1000 價格高達十萬台幣, 在海外的論壇上是一片讚嘆聲. 據說新產品靜電式耳機比 HE-1000 更好. 我看中的是 HE-400i 價格大約是萬元台幣出頭, 這也是我對耳機所能接受的價位上限, 比 K702 的定價要低一些(但是由於美國亞馬遜販售的 K702 新品耳機是半價出售, 所以在拍賣網站上水貨價不到八千元台幣).

HE-400i 是平面振膜耳機, 原理介於動圈式耳機與靜電式耳機之間, 在振膜上印刷導電線圈(靜電式耳機則是振膜鍍上高阻抗導電材質), 置於磁鐵所構成的磁場中(靜電式耳機是靜電磁場
), 一旦音樂訊號通過就會驅動振膜發聲. 優點是發聲面積大, 可以提供輕鬆無壓力的聽感, 一般而言靜電耳機高音透明乾淨是其特點, 平面振膜耳機則是低頻層次及細節優秀, 動圈式耳機對振膜的控制力最好, 所以暫態反應快, 動態大, 聲音密度高, 衝擊力道強.
 
平面振膜耳機與靜電耳機都有長聽不累的輕鬆感, HE-400i 的好處是非常耐聽, 長時間聆聽比起動圈耳機要舒服得多. HE-400i的音色中性帶點暖意, 中頻飽滿是最讓人滿意之處. 高音延伸得很不錯, 細節也很好, 高音能量平均分布在整片振膜, 所以滑順不刺耳, 人聲錄音中的齒音依舊存在卻不再惱人, 不像動圈耳機的高音集中在單體部位, 往往讓聆聽者覺得有壓力. 歌者與樂隊的位置是比較接近耳旁, 空間感雖然不差, 但是比不上 K702 寬廣, 低音量感足彈性好, 使得整體聲音有穩固的底盤 (雖然質感與衝擊力道, 還是比不上 K702). 也正因為這些特點, 使用 HE-400i 聆聽人聲專輯的錄音幾乎聽不到惡聲. 適中的暫態反應令歌曲聽起來別有韻味, 豐厚的中低頻營造出迷人的氛圍, 這些是 K702 欠缺的.
 

HE-400i 1.jpg
平面振膜特寫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SS 9018 是顆內含 8 個 DAC 的晶片, 原本銷售對象應該是高級家庭劇院 7.1 環繞音效擴大機. 不過由於出色的規格, 以及各種不同狀況下, 可以自由彈性的規劃使用, 結果反而是在兩聲道的音響產品上大放異彩. 其基本的優勢就是 : 多個 DAC 併聯輸出, 這樣可以提升 SNR, DNR, 降低 THD. 這種多個 DAC 併聯輸出的作法, 很早就出現在 Accuphase 設計中, 聲音好, 成本也高. 現在 ESS 9018 提供另一種平價的選擇. 一般的設計是兩聲道系統使用一顆 ESS 9018, 每聲道 4 個 DAC 併聯輸出. 奢侈一點的設計可以每聲道使用一顆 ESS 9018 以 8 個 DAC 併聯輸出

原本的 USB DAC 設計是由 PC 端送出 音樂位元流(Bitstream) 以及 時脈(Clock), 所以不論後端的 DAC 規格如何, PC 端經由 USB 所傳送的 音樂位元流(Bitstream) 以及 時脈(Clock) 品質往往很糟糕, 時脈訊號的抖動(Clock jitter) 會嚴重地影響音質, 所以 USB DAC 音質完全無法與 CD / SACD 播放器相比, 產品定位在使用的便利性. 一直到 "USB 非同步傳輸" 模組的出現, 才有了革命性的改變. 所謂 "非同步傳輸" 是由 USB 模組向 PC 端要求音樂位元流(Bitstream)的傳送, 再由 USB 模組將接收的資料暫存於模組的緩衝器(Buffer), 接著依照音樂位元流(Bitstream)的取樣頻率(Sampling Rate), 產生精確的時脈(Clock)將音樂位元流(Bitstream)餵給 DAC. 這種方式與 CD/SACD 播放器的內部的設計類似. 完全解決 USB DAC 時脈訊號誤差與抖動(Clock jitter)的問題. 目前 USB 非同步傳輸的熱門解決方案有兩種 : XMOS U8 模組 與 Amanero Combo384 模組. 在淘寶上 "USB 非同步傳輸模組" 已經降到台幣千元以下. 我自製的 WM8728 DAC 原本是使用 PCM 2706 作為 USB 同步傳輸晶片, 後來向偉良電子買了片 XMOS U8 非同步傳輸模組, 音質立刻大幅提升. 

結合上面的兩個重點元件 : 非同步傳輸模組 + ESS 9018, USB DAC 已經可以實現在辦公室內也能享受高音質的可能性.

當清風 E-100 完成了之後, 漸漸地感到自製的 WM8728 DAC 有不足之處, 主要是無法播放 SACD / DSD, 開始考慮選購其他的 USB DAC,  剛開始是注意到 SMSL M8 DAC, 這部 DAC 在國外的論壇非常紅, 音質表現讓老外驚艷, 最吸引人的是 : 露天拍賣的售價只有 NT$ 6000. M8 使用的 DAC 是 ESS 9018 K2M, 原本設計給手持行動裝置使用的兩聲道版本, 規格上無法與 ESS 9018 相提並論. 不過我不喜歡 M8 的主要原因是其直流電源輸入(單電壓) 設計, 因為內部 OP 都需要正負電壓才能工作, 單電壓電源輸入後一定要做些額外的處理. 而電源的好壞往往直接影響音質的表現. 在猶豫不決時, 搜尋到 鼴鼠兄發表的 "偉良電子 ESS 9018 耳擴" (http://tw.taobao.com/item/36759552642.htm?fromSite...) 的一系列文章後, 原來偉良電子 的
ESS 9018 產品也非常超值. 最後相中 SU3 ESS 9018 DAC, 這是 偉良電子 推出的另一款無內建耳擴的 ESS 9018 DAC, 正好搭配 E-100 耳擴使用. (http://tw.taobao.com/item/520823113793.htm?fromSit...)

鼴鼠兄的 偉良電子 ESS 9018 耳擴 Review :
http://mypaper.pchome.com.tw/zimdy/post/1344565840
http://mypaper.pchome.com.tw/zimdy/post/1344820497
http://mypaper.pchome.com.tw/zimdy/post/1345020587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兩年沒時間攝影, 於是重拾音響 DIY 的玩興. 利用工作閒暇時間組裝了 耳擴 與 DAC, 陸續把紀錄整理出來.
 
近年來耳機在家用音響市場所占的份量越來越重, 同事們大多都擁有耳機, 不過幾乎都是接在電腦上聽音樂, 音質普普. 於是提議想玩玩真空管耳擴, 前提是價位不能太高, 尋尋覓覓, 看中露天一位賣家的產品, 完整套件只要 NT$ 4000 上下, 只是對其所搭配的真空管一直不滿意, 大家矚意的是 JJ E88CC + Thomson-CSF 6080WA, 可惜賣家已經不再提供這樣的組合, 而是以曙光管代替, 正在猶豫不決時, 這位賣家竟然收攤了. 這種價位的產品絕對來自淘寶, 果然在淘寶網上找到貨源 - 偉良電子真空管耳擴 清風 E-100 (https://world.taobao.com/item/38864025626.htm?fromSite...)

選擇一個擴大機最優先考慮應該就是電路架構, 而 E-100 的電路經過多方考究, 設計者是 Rudy van Stratum 先生, 於 1995 年在 荷蘭 Audio & Techniek 雜誌上發表, 這個電路有幾個特色 :

1. 電路非常簡潔, 只使用 6DJ8 / 6080 兩隻三極管, 幾乎是最簡單的擴大機設計.
2. 輸出級的真空管選用 6080 是因為 6080 屏極阻抗小, 設計成陰極隨耦器時輸出阻抗也低, 足以驅動低阻抗耳機.
3. OTL 直接輸出, 使用電容隔離直流, 不需要輸出變壓器.
4. 只有各級的局部回授電路, 沒有輸出端到輸入端的負回授電路.
5. 單端(Single end)電路設計.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5/4/28 補充 

高中開始就莫名其妙地迷上了音響,
從 唐凌先生 的 音響技術, 到 梁中鍔先生 的 高傳真視聽 與 交直流. 一直都很喜歡自己親手組裝擴大機, 也就是俗稱的 "土砲". 土砲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音色的偏頗, 如果沒有參考的標的, 就容易自以為是, 以偏概全, 買不起 Hi-end 擴大機做為參考標準,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購入一套 STAX 靜電式耳機及專屬耳機放大器, 做為音響系統調音的標準, 好聲方便又能負擔得起, 也因此許多錄音室都習慣以耳機做為監聽工具. 可惜耳機也有缺點, 以市面上 LP/CD/SACD 等等的罐頭音樂來說, 都是以雙耳與揚聲器位置的距離差來產生音場, 一套好的音響, 配合良好的聆聽環境與揚聲器擺位, 以及優異的唱片錄音. 以兩隻揚聲器即可重現錄音時樂團各種樂器位置的 深度/廣度, 就好比現在的 3D 電視的視覺效果. 可惜的是 : 這樣的音場, 使用耳機是聽不出來的, 只有少數以 假人頭(Dummy head) 錄音可以在耳機上重現音場, 不過這樣的錄音非常少. 所以儘管耳機可以產生優美的音色, 音響發燒友欣賞音樂時還是以音響系統為主.

然而隨著 Walkman, ipod, 智慧型手機的流行, MP3 的氾濫, 耳機已經成為普羅大眾欣賞音樂的主要工具. 市場上的耳機產品更是百家爭鳴, 除了傳統的 鐵三角, AKG, Grado, 以及潮牌耳機 beats, B&W, 台灣本地的產品也沒有缺席, 一時之間許多以前沒聽過的品牌就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頭來, Chord & Major 就是其中之一.

數週前在 誠品信義店二樓 - 文具精品館, 看到了台灣製造的 Chord & Major 耳機, 一共有三款 : 7th 13, 8th 13 與 9th 13. 好奇地接上 New hTc one 試聽幾首 MP3 音樂之後, 對 9th 13 的印象非常好, 我個人喜歡甜美醇厚的人聲音樂, 而 9th 13 正好可以把這樣的音樂表現出來, 前後反覆比較過幾次之後, 直接打包帶回家.

Chord Major 9th 13 入耳式耳機 古典.jpg

以 9th 13 試聽以下的 MP3 (128~256 Kbps) 檔.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