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週末早上進廠保養車子, 沒想到有個油壓式引擎腳壞了, 結果拖到中午才結束. 剩下的時間只夠拍個靜態景點, 想起同事推薦的 "西門紅樓", 就帶著 Nex-5 + FD 50mm/f1.4 前往, 假日的 紅樓戲院 四周攤商林立, 擠得水洩不通, 而 FD 50mm/f1.4 視角又不夠廣, 根本派不上用場, 只好由等效焦距 28mm 的 New hTc one 上場了.

網路上的介紹文 :
"「西門紅樓」位於台北市西門町圓環的成都路上,為一座紅磚砌造的八角形二樓洋式建築。「紅樓」原來名稱為「市場八角堂」,設計者為日據時期總督府營繕課近藤十郎,八角堂的牆體為紅磚,樓板為鋼筋水泥,但屋頂為鋼骨桁架,有如雨傘骨般呈放射狀,非常具有特色。 日據時期的西元1896年,日本人先在西門町設立木造的簡易市場,繼而在1908年正式建造包括八角形紅樓與其連結的十字形的建築,當時稱為「新起街市場」,也就是後來的西門市場,它曾是全台灣第一座示範性的公營市場,裡面販售花卉、書刊、藥品、日本醬菜以及台灣土產 等,年節時也經營布匹百貨,市場交易非常熱絡,是老一輩台北人深刻的記憶之事。1963年因應台灣電影日漸普及,紅樓改設為紅樓戲院,開始播放國產電影,並成為西門町早期電影街的起始點之一。到了1970年代初期, 西門町大型的電影院數量急遽增加,在空間座位與聲光設備無法與新電影院相比的紅樓戲院,終於逐漸衰微而遭人遺忘。
   
1990年,西門市場發生大火,「紅樓」幸未被波及,但也因此引起文化團體開始關注西門紅樓的發展情形,並要求政府將該公產收回並加以整修維持。1997年內政部將紅樓公告為國家三級古蹟,同時,台北市政府也收回紅樓戲院承租權並擬將其 改設為「電影博物館」,不過因建物定位與週遭西門市場尚未改建等問題,西門紅樓仍持續閒置。五年後台北市政府以「官辦民營」方式,將西門紅樓委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經營,該基金會在投入大筆資金整修後, 重新以「紅樓劇場」為名啟用,一樓以國片發展史料展覽為主,並經營咖啡廳及精品店,而最主要的營業項目是二樓寬闊的劇場,整個零阻礙的八角型演出場地,支撐建築結構的傘狀大鋼樑原貌重現,每每讓第一次踏進紅樓劇場的民眾讚嘆不已,而酒紅色的內部裝飾,更透露著強烈的特殊風格,現在不定期上演相聲、戲曲、舞台劇、舞蹈、音樂會等藝文活動 ,是台北市一處兼具懷舊與藝術演出的場所。
"

IMAG0289_1s.jpg

IMAG0286_1s.jpg

IMAG0278_1s.jpg

IMAG0284_1s.jpg

IMAG0288_1s.jpg

IMAG0306_1s.jpg

IMAG0304_1s.jpg

IMAG0298_1s.jpg

IMAG0301_1s.jpg

IMAG0303_1s.jpg

IMAG0300_1s.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