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Canon FD Lenses (51)
- Jun 07 Sun 2015 18:07
2015 夏 - 芒種 | 初夏隨拍
- May 04 Mon 2015 08:48
2015 夏 - 立夏 | 隨拍
最近完全沒有空閒, 很久沒有拿相機, 拍照的感覺都快忘光了, 拿葉子練習一下.
Fujifilm X-e1 + Canon nFD 50mm/f3.5, ISO Auto, AWB, RVP/黑白 模式, 拍攝光圈 = 5.6~8.0
- Apr 02 Thu 2015 09:56
2015 春 - 清明 | 春天隨拍
- Mar 02 Mon 2015 08:05
2015 春 | 雨天隨拍
- Jan 27 Tue 2015 14:17
2015 春 - 立春 | Canon nFD 35mm/f2.8
APS-C 系統的標準鏡是 35mm, 我手邊有 Samyang 35mm/f1.4, 不過體積太大, 不太適合轉接在 X-e1 機身上, 所以想找一隻輕便的 35mm 定焦鏡. 首先想到 APS-C 專用的 Pentax DA 35mm/f2.4, Nikon DX 35mm/f1.8 與 Fujifilm 35mm/f1.4, 三者的畫質都很不錯, 體積小解析度高, 價格不貴, 普遍的缺點是沒有使用低色散鏡片, 以致軸向色散比較明顯. 後來注意到 Canon nFD 35mm f2 與 f2.8 兩顆老鏡, 不論是在全片幅或是 APS-C 機身上畫質都相當了得, 體積與 X-e1 也很搭. Canon 最有名氣的 FD 35mm 鏡頭應該是 "凹玉(concave)" 版本, 所謂凹玉是指第一片鏡片為內凹型, 這種光學設計比較少見, 德製老鏡中 Voigtländer Ultron 50mm f1.8 有"凹玉(concave)" 的版本, Sony 的新鏡頭 FE Zeiss 55mm/f1.8 ZA 第一片鏡片也是內凹型, 據說這種光學設計的解析力非常高, 遺憾的是 FD 35mm 凹玉版本對耀光的控制不好, 所以後來版本的鏡頭就不再採用這樣的光學設計. 最後期出廠的 nFD 35mm/f2 解析度也很好, 可惜邊角的橫向色散像差稍微高了些. 而平價版的 nFD 35mm/f2.8 在光學表現上幾乎沒啥大缺點, 價格約在 NT$ 3000 上下, 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成像顏色也比 Samyang 35mm/f1.4 好, 只不過在 FD 35mm/f2 的光環之下默默無聞. 下面的網址是測試報告, 特別摘錄一段測試報告中的評論 : "What is there to say? Based on this quick resolution test I am a bit in shock at how well this full frame lens performs. It was good on the NEX 3, but stunning on the A7. It is amazing how this little $50 prime from 30 years ago can shame my $2000 ZEISS 24-70mm f/2.8.", 其實 A7/A7R 也有顆 Carl Zeiss Sonnar T* FE 35mm f/2.8 ZA 專用鏡, 解析度與 Canon nFD 35mm/f2.8 不相上下, 缺點是軸向色散像差很明顯.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320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114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3019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125
Fujifilm X-e1 + Canon nFD 35mm/f2.8, ISO Auto, AWB, RVP/黑白 模式, 拍攝光圈 = 2.8~8.0
竹東林業展示館
- Dec 08 Mon 2014 09:10
2014 冬 - 大雪 | 艋舺清水巖
週末帶著相機到西門町附近閒逛, 想買條帆布腰帶, 沒想到逛到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於是進廟參拜也拍了些照片, 可惜這次帶的 nFD 50mm/f1.4 視角有限, 祖師廟四周的環境又很雜亂, 所以大多是些特寫的照片.
艋舺清水巖俗稱祖師廟,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一七八七年〉,奉祀清水祖師陳昭應,為福建安溪移民,自原籍湖內鄉清水本巖分靈而來。嘉慶二十二年〈西元一八一七年〉重修,咸豐三年〈西元一八五三年〉「頂下郊拼」時毀於戰火,至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又重建。其後屢經翻修,迄今大體能保持重建原貌。祖師廟原來格局完整,後殿供奉媽祖,現共有兩殿,前為三川殿,中為正殿,後殿曾毀於火災,迄今未建。
清水祖師為安溪人的守護神,早期臺北盆地周圍田地多為安溪移民所開拓。清末中法戰爭,法軍侵犯淡水,臺北告急,民間傳說是因為迎請清水祖師助陣,臺北才得平安,因此香火更加興盛。艋舺清水巖在日據時期曾充為學校使用,後來並曾設立州立二中,即今成功中學前身,在教育史上亦有重大意義,近年廟內進行整修,以保存維護這座深富歷史價值之古蹟。
Fujifilm X-e1 + Canon nFD 50mm/f1.4, ISO Auto, AWB, RVP/黑白 模式, 拍攝光圈 = 2.8~5.6


- Nov 03 Mon 2014 10:17
2014 冬 - 立冬 | 桃園忠烈祠
- Oct 04 Sat 2014 13:16
2014 秋 - 寒露 | 蕭如松藝術園區
進入十月終於盼來了秋風, 即使豔陽如熾, 也不再悶熱難耐, 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拍照了. 蕭如松藝術園區位於竹東鎮內, 前幾年還沒有, 不知道什麼時候整建出這麼好的一個藝文場所, 幾棟木造日式建築物與蕭如松老師的作品, 讓整個竹東鎮都變得優雅起來.
Fujifilm X-e1 + Canon nFD 24mm/f2.8, ISO Auto, AWB, RVP/黑白 模式, 拍攝光圈 = 2.8~5.6
- Jul 07 Mon 2014 09:36
2014 夏 - 小暑 | 生活隨拍
最近有颱風接近, 天氣悶熱到難以忍受, 週末就隨手拍了些照片.
Sony Nex-5 + Canon nFD 24mm/f2.8, ISO Auto, 5000K 白平衡, RAW 轉 JPEG, Landscape/BW 模式, 拍攝光圈 = 2.8~5.6
漂亮的店面
- Jun 08 Sun 2014 18:40
2014 夏 - 芒種 | 梅雨季的凝視
端午過後, 梅雨依舊雨量豐沛, 今年夏天應該是不會缺水了, 週六下午窩在基隆市文化中心看表演, 也順便拍了兩張練習照.
Sony Nex-5 + Canon nFD 50mm/f1.4, ISO Auto, 白平衡 5000K, RAW 轉 JPEG, BW 模式, 拍攝光圈 = 1.4~5.6
大家都在看, 只是對象不同
Canon nFD 50mm/f1.4 的散景其實也蠻有味道的.
- May 18 Sun 2014 17:58
2014 夏 - 小滿 | 初夏的八斗子漁港
今年的梅雨很夠意思, 下了一整個星期的雨, 週末卻是大晴天, 據說下週一又是連續的五個雨天.
Sony Nex-5 + Canon nFD 50mm/f1.4, ISO Auto, 白平衡 5200K, RAW 轉 JPEG, Landscape/BW 模式, DXO FilmPack3 RVP 後製, 拍攝光圈 = 1.4~5.6
在台北轉車時看到一家糕餅店的明堂
八斗子漁港
龍舟
- Mar 30 Sun 2014 17:51
2014 春 | 望海巷隨拍
望海巷是基隆市與新北市的交界, 週末到此攝遊隨拍.
Sony Nex-5 + Canon nFD 24mm/f2.8, ISO Auto,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Landscape/BW 模式, DXO FilmPack3 RVP 後製, 拍攝光圈 = 2.8~5.6
以下的彩色照片都經過 DXO FilmPack3 RVP 後製.
海邊的岩石
- Mar 04 Tue 2014 14:24
2014 初春 - 驚蟄 | 初春隨拍
春天天氣變化無端, 只好碰運氣有啥拍啥了.
Sony Nex-5 + Canon nFD 50mm/f1.4, ISO Auto,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Landscape/BW 模式, 拍攝光圈 = 1.4~8.0
雨水
Nex-5 的綠色(上圖)不如人意, 正好手邊有 DXO Film Pack 3 的後製軟體試用版, 這套軟體可以模擬底片的色調, 效果比以前使用過的 SILKYPIX 好很多, 使用起來也很方便, 下圖是 RVP 50 後製.
- Feb 05 Wed 2014 08:50
2014 初春 - 立春 | 春節隨拍
春節前得了 "類流感", 上次感冒也是 H1N1 "類流感", 這次是第二次服用 "克流感", 雖然 60 小時就能緩解症狀, 不過許多副作用還是讓人很不舒服. 今年的春節天氣非常棒, 可惜春節雖然是節日, 卻比平日上班還忙, 類流感過後大概腦細胞死了不少, 相機拿在手上, 感覺上好像不會拍照似的. 趁著一些空檔, 拍幾張照片練習一下.
Sony Nex-5 + Canon nFD 50mm/f1.4, ISO Auto,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Landscape/BW 模式, 拍攝光圈 = 1.4~8.0
- Jan 12 Sun 2014 18:38
2014 冬 - 大寒 | Canon nFD 100mm/f4 macro
很早就想試拍這隻 Canon nFD 100mm/f4 macro, 可惜一直沒有成行, 趁著週末的好天氣, 帶著鏡頭一起到海邊曬太陽. nFD 100mm/f4 macro 是屬於傳統設計的微距鏡, 在早期手動對焦時代的微距鏡, 通常是微距對焦時將前鏡片組向前"推出", 增加 "鏡後距離" 以換取 "放大倍率", 其原理就像是內建 "可調整鏡後距離的接寫環", 這種設計的優點是 : 光學設計比較容易, 而且即使是微距鏡, 無限遠合焦時的畫質仍然很好, 當年各家 50mm macro, 100mm macro 大都採用相同的設計, 即使是 Canon 第一代的 AF 鏡頭, EF 50mm/f2.5 macro, EF 100mm/f2.8 macro 仍舊如此. 當然這種設計缺點也不少:
1. 微距時需要移動鏡筒的 "行程" 很長, 所以對焦速度緩慢, 對於 AF 鏡頭是相當不利的.
2. 微距時鏡後距離增加, 造成焦平面的進光量減少, 如果要達到 1:1 macro, 則焦平面的進光量只有無限遠合焦時的 1/4, 以前 Nikon 機身還會因此把顯示的光圈值增加兩級.
3. 鏡後距離增加量與焦段成正比, 長焦段的微距鏡如果採用這樣的設計, 例如 200mm 的望遠鏡頭, 其鏡後距離大約是 200mm, 要做到 1:1 macro, 鏡後距離必須增加一倍變成 400mm, 前鏡筒就得伸出 200mm, 使用上會很不方便.
這次帶著 nFD 100mm/f4 macro 並沒有拍微距, 只拍了些風景, 畫質依然相當不錯, 尤其是成像顏色與散景都無可挑剔.
Sony Nex-5 + Canon nFD 100mm/f4, ISO Auto,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Landscape/BW 模式, 拍攝光圈 = 4.0~5.6
正濱漁港, 天氣好, 水面倒影絢麗, 釣客也不少, 只是這樣的水面, 浮標能看得清楚嗎?
- Nov 24 Sun 2013 18:57
2013 冬 - 小雪 | 八斗子漁港修造船廠
Sony Nex-5 + nFD 24mm/f2.8, ISO Auto,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Landscape/BW 模式, 拍攝光圈 = 5.6
手套
曳船道
- Oct 16 Wed 2013 16:09
Canon FD 鏡頭數位化 (七) FD 鏡頭數位化的最佳選擇?
千盼萬盼, 第一款 "135 全片幅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的數位機身" 終於要上市了, 不出意料之外是 Sony 的產品, 分別是 A7 (2400萬畫素, 塑料機身, 感光元件有光學低通濾波器) 以及 A7R (3600萬畫素, 防水鎂鋁合金機身, 感光元件沒有光學低通濾波器), 兩者都有 XGA 等級的 EVF, 所以轉接 Canon FD 望遠鏡頭時能夠使用如同 DSLR 般的姿勢手持拍攝. 而 135 FF 感光元件也能解放 Canon FD 廣角鏡在 APS-C 機身上被封印的視角. 最棒的是價格非常合理, A7 (2400萬畫素) 機身訂價約在 NT$ 45000, 是目前最便宜的 135 全片幅數位機身, 真希望 Canon / Nikon 也能推出類似的產品.
Sony 的文宣中 A7R (3600萬畫素) 有幾項特異功能值得注意 :
2. Optimized microlens design : 就是在CMOS邊緣像素的微透鏡向著中心傾斜, 可以改善邊緣成像與失光, 對於想要轉接 RF 廣角鏡的同好, 理論上是非常重要的功能, 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下面有結構示意圖 :
CMOS 中央的 microlens

CMOS 週邊的 microlens
- Jun 30 Sun 2013 17:38
Canon FD 鏡頭數位化 (六) FD 鏡頭數位化的檢討
購入 Sony Nex-5 轉接 Canon nFD 鏡頭也快三年了, 也拍過不少照片, nFD 定焦鏡的素質都有一定的水準, 畫質都不錯, 至於變焦鏡方面, 最好還是挑 L 鏡. 尤其是望遠鏡頭.
下面主要是探討轉接後的 "操控性" 的問題.
網路上一直有個常見的討論題目 "DSLR 會逐漸地被 無反光鏡可換鏡頭數位相機 所取代?", 這個題目正反方的意見都有, 也都有道理. 我一直都習慣轉接 nFD 24mm/f2.8, 50mm/f1.4, 50mm/f3.5 macro 到 Nex-5 機身上, 操作上也沒啥問題. 如果是望遠鏡頭又會是如何呢? 於是週末帶著 Nex-5 + nFD 100-300mm/f5.6L 出門, 這個組合以前拍過一次, 是使用單腳架輔助, 以 LCD 取景穩定度還是不夠. 這次嘗試著不帶腳架拍攝, 結果是一塌糊塗, 即使是夏天光線充足的戶外, 使用望遠鏡頭時, 以 LCD 的對焦方式根本無法像手持 DSLR 般地穩定對焦, 不只是手震問題, 在 300mm 端時連構圖都抓不穩, 幾次實驗下來的結果, Nex-5 機身在不使用腳架的情況下, 大概只能搭配 85mm 焦段以下的鏡頭. 再上去沒有腳架會很難取景對焦, 而使用了腳架後, 機動性相對的就差得多.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使用經驗, 不過我想這種以 LCD 取景對焦的機身, 即使接上自動對焦的望遠鏡頭, 操作性也好不到哪去. 看來 DSLR 應該還能存在好一陣子吧?
這樣一來 nFD 中長焦段望遠鏡頭該轉接到麼系統才好呢?
1. 有電子觀景窗(EVF)的 無反光鏡可換鏡頭數位相機(例如 : Nex-7), 可能會是手持拍攝時比較好的選擇.
2. 一般的 無反光鏡可換鏡頭數位相機 再搭配腳架拍攝.
3. 轉接到 4/3 DSLR 機身做為微距鏡使用, 現在 4/3 DSLR 系統幾乎已經宣告死亡, 如果手邊有 4/3 DSLR 機身, 可以拿來轉接 nFD 中長焦段望遠鏡頭, 操控性不差, 只是無法在無限遠處合焦.
- Jun 23 Sun 2013 17:55
2013 夏 - 夏至 | Costa Atlantica 郵輪
基隆港的新訪客 : 歌詩達郵輪-大西洋號 Costa Atlantica, 從港口旁邊看上去, 非常壯觀優雅.; 據悉郵輪上的十二層甲板皆以 義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電影命名, 並裝飾影星們的劇照,《甜蜜生活》、《羅馬假期》、《八部半》等經典電影的黑白劇照.
Sony Nex-5 + Canon nFD 24mm/f2.8, ISO Auto,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風景/黑白 模式, 拍攝光圈 = 2.8~5.6.
- Apr 15 Mon 2013 09:18
2013 春 | 中山北路隨拍
Sony Nex-5 + Canon nFD 50mm/f3.5 macro, Auto ISO,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風景/黑白 模式, 拍攝光圈 = 3.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