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芒種」是典型的夏季節氣,它預告大家天氣要開始「炎熱」了。「芒種」的意思是:此時稻子已經結實成「種」,而吐穗結實的稻子榖粒上會長出細芒,所以才將這個節氣稱為「芒種」。

近生活步調比較亂, 天氣狀況也不好, 攝影的時間不多, 空閒時只能翻翻書充電, 某日讀到 "拍照前先學會想" 的附錄, 作者 George Barr 提到數位器材對於他自己攝影作品的影響時, 讀著讀著, 一股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情緒油然而生. 特別將之節錄出來與大家分享, 順便也說說我的想法.


-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 是 2007 年 10 月, 過去三年來, 我幾乎完全使用數位相機拍照. ... (P.211)

- 在改用數位相機之前, 我完全從事黑白攝影. 現在我用數位相機, 如果一幅照片拍成黑白的不好看, 說不定換成彩色就成. ... 我完成一張照片以及尋找下一張照片的的速度變快了. (P.211)

- 用數位相機拍照有一種自由的感覺, 因為我可以拍得更多, 做更多的嘗試, ... . (P.211)
 

- 話說回來, 重要的是拍出來的作品, 而不是器材. 便宜的相機也能拍出美妙的作品, 只要拿相機的人有豐富的攝影知識, 用心思考, 有創造力與敏銳的觀察力. ... (P.213)

我第一次 擁有/使用 數位相機是在 2005 年 5 月, 與作者提到的時間差不多, 我想主要是 2004~2005 年這個期間,  600 萬畫素的 APS-C DSLR 的產品已經普及化, 畫質與價格趨於合理穩定, 更高畫素的機型也相繼面市. 原本對於數位單眼有疑慮的消費者能夠放心購買使用. 在此之前我都是使用正片, 而且 99% 是 RVP 50, 這款底片也是在參閱 "風景寫真" 之後確定下來的, 一直到今天我都不認為有那款數位器材的顏色表現能夠比得上 RVP 50, 可惜的是在數位媒體當道的今天, 正片經過數位化的過程轉換後畫質上並沒有優勢, 方便性更是遠遜於數位器材, 這幾年的 DSLR 使用經驗, 讓我能切身地體會到 George Barr 話中的含意.

拍攝正片是一種非常 "挑剔" 的過程, 光線不好, 顏色出不來, 反差太大或是太小, 顏色出不來, 鏡頭不好顏色不理想, ... 天時, 地利, 再加上細心耐心才能拍攝一張看得過去的作品. 失敗的經驗多了, 眼光就變得嚴苛, 有太多拍攝衝動在按下快門之前就會打住了, 心裏明白即使強迫自己按下快門得到的也只是一張失敗的作品, 徒增事後的遺憾, 這種負面的思考方式, 使得自己作品的數量隨著經驗的累積而逐漸減少. 雖然也曾經嘗試拍攝黑白照片, 迫於沖片放相所需要的場地與時間而作罷.

使用數位相機之後, 如果一幅照片拍成彩色的不好看, 可以嘗試拍成黑白照片, 因此我有了新的正面思考模式 : "為什麼這個景會吸引我的目光, 而讓我有想按下快門的衝動 ? 畫面中去掉色彩的要素之後還剩下什麼是我想要的 ? ", 這樣的思維使得彩色攝影與黑白攝影間的思維轉換變得比較靈活, 完成一張照片以及尋找下一張照片的的速度也變快了, 再加上 DSLR 的 "彩色/黑白" 模式的選擇非常方便, 不論使用那一個模式, "構想 -> 拍攝 -> 檢討" 經驗可以非常快速地累積. 只要有心, 初學者在一兩年之內就能獲得不錯的成績, 有經驗的攝影者也能做更多的嘗試, 更自由的創作.

最後還是得為我輩 "器材控" 說兩句話, "重要的是拍出來的作品, 而不是器材", 這句話絕對是正確的, 不過器材除了功能性之外還能提供賞玩的樂趣, 就像是 手錶, 音響, ... 等等物品一樣, 只要不役於物, 量力而為, 攝影器材也可以是個無傷大雅的嗜好, 細細的品味著每顆鏡頭的特色, 了解其個性與優缺點, 適切地引導出它所蘊含的實力, 這樣的過程也是充滿挑戰與驚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