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購入 Canon Kiss F 後, 除了隨機所附的 Kit 鏡 Canon EF-s 18-55mm f/3.5-5.6 IS 之外, 一直都沒使用過其它的 Canon 鏡頭, 這次會購入 EF-s 55-250mm F4.0-5.6 IS 基本上也是不得已的, 話說今年七月間造訪清大蝴蝶園, 當時是攜帶了 Olympus E-500 + Canon FD 100-300mm/f5.6L, 畫質雖好, 可惜成功機率並不高, 在 Olympus E-500 機身上手動對焦拍蝶是有一定的難度, 想來就算是 Canon Kiss F + Contax 80-200mm/f4 也不樂觀, 歲月催人老,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為今之計就是添購一隻 AF 中長焦段的鏡頭.

選鏡的條件, 首先畫質要有一定的水準, 再者最好要有防手震的功能, 價格不能太高, 挑來選去就是這隻 EF-s 55-250mm F4.0-5.6 IS. 先比較畫質吧, 這隻鏡頭雖然只使用一片 UD 鏡片, 但是色散像差卻矯正得很好, 全焦段全開光圈時色散像差都降到極低, 即使在望遠端 200~250mm 端亦然, 這點非常不容易, 也是大多數的望遠鏡頭的罩門, 沒想到這麼便宜的鏡頭能有這樣的水準; 另外一方面, 全焦段全開光圈全畫面解析度也都能保持在 "Very Good" 等級之上, 真正達到 "全開光圈即是可用光圈"; 四級防手震機構簡化成只針對上下方向的抖動作用, 也算得上是務實的考量; 對焦馬達雖然不是使用 USM 馬達, 對焦速度還是很不錯, 只是合焦時頓挫感明顯, 算是美中不足的缺點, 成像鮮銳, 顏色漂亮明快, 輕便易攜帶, 如同 EF-s 18-55mm IS 一樣, 功能全面, 畫質優秀, 甚至成像顏色更優於 EF-s 18-55mm IS, 拜市場的競爭激烈之賜, 能夠以低廉的價格推出這樣高畫質的鏡頭, 實在是消費者之福.

http://www.photozone.de/canon-eos/194-canon-ef-s-55-250mm-f4-56-is-test-report--review?start=1

11 月 7 號在農民曆上已經 "立冬" 了, 但是實際天氣還是秋天, 乾爽舒適, 氣候宜人, 早晚氣溫較低, 使得樹葉已經轉黃, 甚至可以看到紅葉, 出遊拍照就趁現在.

Kiss F + EF-s 55-250mm F4.0-5.6 IS, Auto ISO, 日光白平衡, 風景模式, RAW -> JPEG,
拍攝光圈 f5.6~8.0

紅葉與紅花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即使步入秋天, 颱風的威脅還是一個接著一個, 所幸都只是擦身而過, 天氣陰晴不定, 週末在基隆海洋廣場隨手拍了幾張照片, 記錄下秋天的陰鬱, 另外也把半年前使用 Olympus E-500 所拍攝的幾張照片也一併貼出來.

Pentax K200D + Ricoh XR Rikenon 50mm/f2.0, ISO 100,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Bright 模式, 拍攝光圈 = 2.8.

基隆港邊, 秋風蕭瑟  
IMGP2580.jpg

IMGP2609.jpg

IMGP2625.jpg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使用 Contax 也有一段時間了, 但是這隻 Contax 80-200mm f/4 Vario-Sonnar 卻是直到今年才入手, 一方面是這隻鏡頭的光圈不夠大, 而 Contax AX 機身使用點測光時有個奇怪的限制 : 不能搭配光圈小於 f3.5 的鏡頭, 否則測光值會不準確, 所以當時我只買光圈比較大的鏡頭. 另一方面則是其它相近焦段的 Contax 鏡頭太搶眼, 相形之下此鏡就容易被人忽略.

Contax C/Y 接口的中距離望遠變焦鏡頭前後共三隻 :

1. Contax 70~210mm f/3.5 Vario-Sonnar AEG. 
2. Contax 80-200mm f/4 Vario-Sonnar MMJ
3. Contax 100-300mm f/4.5~5.6 Vario-Sonnar MMJ

70~210mm f/3.5 Vario-Sonnar 是第一代的中距離望遠變焦鏡頭, 具備全焦段均可作微距攝影, 最大倍率 1:2, 現在的二手價格約 NT$40000 上下, 是 Contax 傳頌已久的銘鏡.

100-300mm f/4.5~5.6 Vario-Sonnar 則是 C/Y 接口最後上市的中距離望遠變焦鏡頭, 雖然焦距延伸到 300mm 端, 但是由於涵蓋 100-200mm 的焦段, 因此也有機會取代 80-200mm/f4, 原廠設計此鏡時使用了三片 ED 鏡片矯正色散像差, 所以有不少人認為這顆鏡頭的成像顏色不同於以往的 C/Y 鏡頭, 成像鮮銳明亮而更接近現代鏡頭, 二手鏡的價格約 NT$25000~30000.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這本中文譯本的英文原著是 "Take Your Photography to the Next Level - From Inspiration to Image", 坊間類似的書目還有 "攝影師之眼" 以及天下文化出版同系列叢書中的 "拍照前先學會看", 都是對攝影技術與觀念很有助益的好書, 三本書我都在書店翻閱過, 本書是其中比較枯燥無趣的一本, 書中的文字比例比較高, 示範照片相對於其它的兩本書而言 - 尺寸小, 數量也少, 其中有一些精彩的攝影作品, 但是也有為數不少作品對於眾多讀者而言是有些曲高和寡, 細細地品味也看不出奧妙之所在, 也許這就是作者所謂的藝術吧?!!! 為啥我決定要購買這本書? 原因是書中的文字內容的確言之有物, 處處珠璣, 段段精闢, 直指風景攝影迷的要害, 讓人讀著讀著常不自覺地擊掌頷首, 欲罷不能, 一股與我心有戚戚焉的暢快油然而生, 所以特別在這裏與大家分享.    

- 畫面簡單, 絕大多數的好照片都很簡單. (P.36)

- 幾乎所有的好照片都令人驚訝. 可能是它讓我們在一般人認為醜陋的事物中看到美, 可能是它展現出我們意想不到的人物特質, 例如 : 乞討者的尊嚴, 老者的美. (P.36)

- 攝影者做了什麼事, 使你有這樣的反應? 你也能在你拍的照片中依樣畫葫蘆嗎? 仔細端詳這些作品 - 什麼原因使它成為一張傑作? 是光影還是主題? 視角還是構圖? 取景還是色調? 了解其中的原因絕對能幫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即使你們拍攝的主題不同. (P.23)

- 在所有觀看事物的方式中, 透過好的構圖, 能帶給人最強烈的視覺感受. (P.36)
 

- 你通常要先有興趣, 才會找到你要拍的畫面, 你應該找尋的不是 "可以拍攝" 的東西, 而是 "引起你興趣" 的東西. ... 你所拍攝的主題必須令你感到雀躍; 如果連你自己都無法被它打動, 又怎麼可能會有人被你的作品感動. (P.61)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上班途中經過新竹東西向快速道路, 眺望遠處的頭前溪河道, 初秋的銀白色芒草蹤跡, 淡藍的溪水, 灰白的淺灘砂石, 層層疊疊地挑動著視覺神經, 於是週六上午帶著相機到竹東河濱公園, 高處看到的成片芒草的確很壯觀, 但是拍攝成照片層次卻出不來, 與我原先的構想相距甚遠, 當日應該是受到熱帶性低氣壓的影響, 烈日當空, 天氣異常炙熱, 陽光打在身上隱隱作痛, 拍風景還是不能不看老天爺的臉色, 反覆嘗試後不再執著於先前所設定的題材, 心無所住反而拍出不少驚喜, 在河濱公園轉了近兩個小時, 最後躲到樹蔭下乘涼, 清風徐徐透著秋意, 一年中最怡人的季節已經來了, 希望大家都能享受一個涼爽舒適的秋天.

Kiss F + Contax 50mm/f1.7 Planar , Auto ISO, 日光白平衡, 風景模式, RAW -> JPEG, 拍攝光圈 f1.7~5.6

IMG_1923.JPG

全開光圈的散景
IMG_1930.JPG

陽光強烈, 頂光直射, 白天的頭前溪畔還在夏天中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