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 Olympus E-500 也有 17 個月了, 當初的原意是為了轉接 Canon FD 鏡頭, 雖然無法完全達成目標, 由於 4/3 DSLR 幾乎可以轉接各家的鏡頭, 索性買了各種不同的轉接環將手邊的鏡頭都轉接上 E-500, 轉來轉去的其實也很有樂趣, 不過 E-500 的成像問題也漸漸地浮現 :
1. AWB 實在不準, 尤其是在室外, 所以室外只能使用"日光白平衡".
2. 在日光白平衡設定時, 拍攝陽光下大片綠色的風景, 會呈現出低反差與偏黃的畫面 (成像顏色偏黃的問題也發生在我的第一部 DSLR - Pentax ist Ds), 若使用 AWB 則會成為灰綠色, 而拍攝黃色調的花卉則常常會得到低反差的淡黃色, 這樣的結果比 Pentax ist Ds 還讓人煩惱.
3. 動態範圍差強人意, 階調表現平平, 雜訊特性也不好, 以我個人的看法, 動態範圍不夠會直接影響階調的呈現, 使用相同 感光元件 與 ADC 的前提下, 如果刻意地將動態範圍向上下延伸, 雖然可以得到更豐富的層次描寫, 但是也會產生更多的雜訊, 動態範圍 & 雜訊特性 永遠是位於天平的兩端, 最後到我們手中的相機就是兩者妥協後的結果.
黃與綠兩個色調表現得不穩定, 動態範圍又普通的 E-500, 令人油然而生的不確定感,很難說服自己帶它出門. 如果想轉接 Contax 鏡頭, 除了 4/3 DSLR 或是 M4/3 系統之外, 就只剩下 Canon DSLR. 近兩個月來反覆測試 E-500, 以及參考 Zeiss Fans Club & Dpreview 的相關訊息, 不斷的比較後, 還是為了 Contax 鏡頭而入手了 Canon 1000D / Kiss F, 我的考慮的流程如下 :
1. 價格因素 Canon FF DSLR 首先被剔除.
2. 動態範圍不佳, 1500萬畫素的 50D / 500D 也不予考慮.
3. 由於主要的用途是轉接 Contax 鏡頭, 不考慮 AF 的性能, 選擇 40D 的意願也降低了.
- Jul 27 Mon 2009 13:27
Canon 1000D / Kiss F
- Jul 20 Mon 2009 08:12
2009 夏 - 藍白之間 | Pentax K200D
今年的 6, 7 月份連續的幾個颱風擦身而過, 雖然天氣悶熱得慌, 但是天空卻經常見到半邊藍半邊白的奇景, 這個週末南部又有颱風經過, 也出現了類似 "半天藍" 的天空, 從台北延伸到基隆, Pentax K200D 的藍色色調也蠻有味道的.
這次使用的鏡頭是 Ricoh XR Rikenon 50mm/f2.0, 以前曾接在 E-500 機身上(http://rtsi.pixnet.net/blog/post/16864465), 不過接到 K200D 表現得又不太一樣, 畢竟在數位攝影的時代, CCD/CMOS 才是主宰畫質的關鍵, 雖然這顆鏡頭的後鏡片組中的某一鏡片有層淡淡的白膜, 造成鏡頭的反差下降, 不過對解析度的影響不大.
Pentax K200D + Ricoh XR Rikenon 50mm/f2.0, ISO 100,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Bright 模式, 拍攝光圈 = 2.8.
可愛貓兒子的率真眼神 - 週五夜 試鏡
台北車站前的 "半天藍"
- Jun 29 Mon 2009 15:35
2009 初夏 - 山林 & 海景 | Pentax K200D kit
端午節過後經過了連續幾天梅雨到訪, 週末又恢復成典型的六月天, 空氣中的翦霧灰灰濛濛地像是罩著一層紗, 讓人期盼的藍天也變得有些渾濁, 帶著 Pentax K200D + DA 18-55mm f3.5-5.6 II, 從 新竹清大後山 一路轉到 基隆八斗子忘憂谷, 記錄下這鳳凰花開的悶熱初夏, 難受的黏濕感與懶散煩躁的情緒.
我曾經不只一次稱讚 Pentax K200D 的綠色表現, 鮮豔亮麗, 不論是 新綠, 翠綠, 深綠, 都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難能可貴的是即使選取 風景模式(原廠設定中色彩最鮮艷的模式), 綠色也不會因為濃豔而產生數碼味, 我個人覺得 K200D Bright 模式時的顏色表現最均衡 : 鮮艷而且耐看, 有點 RVP 50 的味道.
Pentax K200D, ISO 100, 日光白平衡, RAW 轉 JPEG, Bright 模式, 拍攝光圈 F=5.6 ~ 8.0


- Jun 21 Sun 2009 14:40
Contax 28mm f/2.8 Carl Zeiss Disgaton with Olympus E-500
Carl Zeiss 的廣角鏡頭, 最著名的光學設計就是 Biogon, 全對稱式光學鏡片組設計, 完美優異的光學特性成就了廣角鏡頭的神話, 最有名的商業鏡頭就是 Hassy. SWC 38mm f/4.5 Biogon, 奈何 Biogon 的全對稱式光學鏡片組設計使得鏡後距過短而無法應用在單眼機身上, 進入單眼相機的時代後, 新的光學設計應運而生 : Distagon - 倒裝望遠式(Retro-focus)光學設計, 雖然理論上 Distagon 的光學設計應該是不如 Biogon 全對稱鏡片組來得理想, 但是實際使用上還是表現得很好.
就我所知 Contax Distagon 光學架構的 135 鏡頭先後共有 7 款設計 :
1. Contax 21mm/f2.8 Distagon
2. Contax 25mm/f2.8 Distagon
3. Contax 28mm/f2.0 Distagon
4. Contax 28mm/f2.8 Distagon
5. Contax 35mm/f1.4 Distagon
6. Contax 35mm/f2.8 Distagon
7. Contax 35mm/f2.8 PC-Distagon
- May 10 Sun 2009 21:16
Olympus E-500 RAW 測試 - 中山北路
週六帶著 Olympus E-500 + ZD 14-45mm 再次造訪中山北路與 北美館/台北故事館, 進一步測試 E-500 RAW 檔的畫質, 比前次 E-500 搭配 Tamron SP 28-75mm/f2.8 的結果要好一點, 搭配 ZD 14-45mm kit 鏡時, 色溫設定在大約 5000~5300K 時的成像顏色最符合眼睛所見, 雖然離上次逛中山北路的時間相距不到一個月, 中山北路的行道樹卻有不同的風貌, 葉子層層疊疊變得茂密, 顏色也更趨深綠色, 不復一個月前的新綠, 測試照包含彩色與黑白, 直幅與橫幅構圖等不同的變化, 有些景是上個月曾經使用 RVP 100 拍過的, 有興趣不妨比較看看.
Olympus E-500, ZD 14-45mm, RAW -> JPEG, 日光白平衡, 拍攝光圈 F=5.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