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類風溼性關節炎(RA)已經兩年了, 經過治療後病情控制良好, 將這兩年來的歷程做一個紀錄.
我的類風溼性關節炎, 發病初期應該是 2013 年, 當時開始出現貧血, CRP 發炎指數異常. 但是關節並無異狀. 兩年之後有過舊傷的關節開始覺得不適, 不過並不嚴重, 我也曾到血液腫瘤科就診, 詢問過醫師:貧血與發炎會不會與關節不適有關. 得到否定的答案. 次年健康檢查, 攝護腺癌指數 PSA 超標 6 倍,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與切片, 醫師覺得應該是攝護腺發炎造成這樣誇張的指數. 後來我的右膝在泡熱水澡時腫脹積水持續兩年多, 期間 抽組織液, 注射類固醇, 推拿熱療, 休息療養 通通無法改善, 左腳踝, 左手腕, 右手肘 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炎腫脹, 在這同時手指也有抽筋般地疼痛現象, 不過時間很短, 到目前為止, 發病的關節都在大關節上. 其後波及到口腔 : 牙周病 + 顳顎關節開合困難. 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病方式是自體免疫系統攻擊身體的器官組織, 因而造成 "炎症風暴" : 大量炎症因子 (腫瘤壞死因子, IL6, ...) 在體內流竄, 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 因此一旦發病, 傳統的治療方式常常無法遏制發炎反應, 因為類風濕因子陽性, 確診後我開始服用免疫調節藥物, 但是收效甚微, 後來自費注射生物製劑 "安挺樂" (IL6 拮抗劑 / 每個月一針劑)之後, 總算平息炎症風暴, 半夜終於可以不再被關節痛醒. 原本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時, 需要每個月抽血評估病情, 一旦我決定自費購買安挺樂, 醫師直接開了三個月的連續處方箋, 非常放心地讓我回家, 由此可見生物製劑的高療效. 奈何生物製劑相當昂貴, 而且長久使用還有抗藥性的隱憂, 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方. 如何改善體質對於病情的控制就非常重要.

1. 自費施打生物製劑半年後, 開始申請健保給付, 在健保給付核准前, 曾經中斷施打安挺樂長達三個月, 這期間發炎指數僅僅輕微上升, 關節炎也沒有發作. 在母親的告別式的長時間站立與多次跪拜, 即使事前已施打過安挺樂, 事後關節炎還是發作. 所以生物製劑的功能是有其侷限性, 醫師也一再告誡 "保護關節 不要受傷". 所以改善體質的第一步 : 運動. 運動可以強化肌肉, 肌肉可以保護關節, 避免受傷, 運動還可以降低發炎. 但是對 RA 病友來說, 擔心運動會不會造成關節受傷的顧慮下, 對運動是相當有戒心的. 我個人是選擇是 "步行", 每天至少行走萬步, 買便當, 領包裹, 繳水電費, 都是安步當車. 畢竟這是最不受到限制的運動, 而且行走是生活中必要的肢體能力, 絕對不能被剝奪. 眾人最為推薦的運動是 "游泳". 既可避免關節受傷, 又能鍛鍊肌力, 可惜我不會游泳, 據說有嚴重僵直性脊椎炎的病友因為不懈怠的游泳而又能抬頭挺胸, 另外瑜珈也是很不錯的運動. 我的同事熱衷長跑, 他就認識兩位罹患 RA 的跑者, 狀況很好. 還有人推薦太極拳, 發病前, 我學習太極拳大約二十載, 如果認真練拳, 膝蓋的負荷會很大, 要特別小心. 活動量減少可能會導致 肌少症 與 骨質疏鬆, 這樣一來關節受傷的機率便會增加, 即使施打生物製劑, 病情也控制得不理想, 病情控制得不好就越不敢動, 形成惡性循環. 參考資料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Q5F38CqDS8&list=WL&index=22&t=2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mAtPrQ3B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8UT5Gnpg8
https://sijhih.cgh.org.tw/rwd102/store/F4/107-21.pdf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318000010-260418?chdtv

2. 正確的飲食是避免身體發炎的基本, 畢竟一日三餐, 吃進不該吃的東西就像是吞進了炸彈, 首先補品是絕對禁止的, 因為會影響免疫系統. 我的體質是偏燥熱, 即使是桂圓紅棗茶都不能喝. 蔥薑蒜韮等一眾葷食也不能碰. 薑黃號稱能消炎, 但是也會增進免疫力, 所以咖哩不能吃. 至於我最喜歡的料理 當歸羊肉 也戒掉多時. 這麼多不能吃的食物, 那麼我應該吃些甚麼? 我對海鮮類食物並不會過敏, 海鮮類食物大多富含 Omega 3, 鋅, 銅...等營養成分, 可以減少身體發炎. 所以我的菜單 : 全蛋, 奶, 魚(鮭魚 鯖魚), 少量海鮮, 蔬菜, 水果(葡萄, 香蕉, 百香果). 完全不吃紅肉, 禽肉也很少吃(每周六晚上回基隆與家人聚餐時), 並且只吃原型食物, 不吃加工食品. 這樣的飲食也可能會缺乏某些營養素如鐵質. 所以每天還要補充綜合維他命與魚油(建議購買小型魚魚油).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626000013-260418?chdtv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音響迷必然會費心思在線材上. 而現在的線材動輒上萬乃至十數萬, 我是音響小氣鬼, 器材有一半是自己組裝的便宜貨, 高價的線材用不起, 所以專門尋找平價好聲的線材.

這次比較的平價訊號線, 都是價位不超過 NT$ 2500 純銅材質訊號線. 共計有 16 種 (除了 QED 與 Chord 之外, 都是購買裸線, 自行製作).

1. 47 Lab STRATOS 0.4mm 單芯線 :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是透過 "牙尖嘴利音響頻道" (
http://www.cynicalaudio.com/2012/12/47-lab-strotos.html) 網站中的介紹,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有兩種線徑, 0.4mm/26AWG 適合訊號線, 0.65mm/22AWG 適合喇叭線. 當時想找一款平價的機內配線, 才購入這條線, 先試做了一對訊號線, 第一個印象是 動態適中, 音場大, 中高頻漂亮, 以聲論價是物美價廉的好線, 仔細比較後 : 47 Lab STRATOS 的音場比較接近聆聽者, 音場定位良好, 高音明亮但不刺耳, 全頻段動態良好, 聲音不鬆不緊, 有著令人愉悅的音色, 中高音能量略多於低頻. 如果使用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製做訊號線, 需要兩條單芯線組合成一條訊號線 : 一條訊號端, 一條為地端. 所以左右聲道兩條訊號線一共需要四條單芯線. 這種構造的訊號線有個無法迴避的缺點 : 沒有隔離層, 無法屏障雜訊. 還有可能造成左右聲道串音, 進而影響定位, 所以左右聲道訊號線不要太貼近.

2. 47 Lab STRATOS 0.65mm 單芯線 : 47 Lab STRATOS 單芯線有兩種線徑, 0.4mm/26AWG 適合訊號線, 0.65mm/22AWG 適合喇叭線, 在產品規格中有提到 0.4mm/26AWG 不論是線材重量與線材直徑, 對於共振的抑制有最佳的效果, 可以達到最好的音質, 只是不知道 0.65mm/22AWG 適合喇叭線的依據又是甚麼? 原本是覺得 22AWG 對於喇叭線來說實在是太細了, 直到發現 AudioQuest Diamondback 訊號線的線徑達到 22AWG. 這樣說來 0.65mm/22AWG 應該也可以製作成訊號線. 理論上直徑比較粗的單芯線, 表面積與截面積都增加, 前者有利於高頻, 後者則可增進中低頻, 既然原廠定位是喇叭線, 音色均衡度應該不會有問題. 整體音色類似 0.4mm, 只是聲底更豐潤寬鬆些.

3. Canare L-4E6S : 是幾種線材中價位最低, 線身很柔軟, 鍍錫隔離層編織嚴密, 隔離效果好. 內部有四股多芯線, 兩白+兩藍, 製成訊號線時 兩條藍色接訊號端, 兩條白色接地端. 隔離層在輸出端接地端, 輸入端剪去不接. 關於聲音方面, 音場比較接近聆聽者, 音像清楚, 高低頻中規中矩, 中頻飽滿, 全頻段動態良好, 聲音有點緊, 但不至於有壓迫感, 整體音色溫暖. 這條線的中頻富有感染力, 尤其是人聲的表現.

4. Canare L-2T2S : 是幾種線材中價位次低, 線身很柔軟, 鍍錫隔離層編織嚴密, 內部有兩股多芯線, 製成訊號線時 一條接訊號端, 另一條條接地端. 隔離層在輸出端接地端, 輸入端剪去. L-2T2S 的規格中寄生電容只有 L-4E6S 的一半, 但是音色聽起來幾乎是相同,
 高低頻“似乎”有好一點, 其實以每公尺 100pF 或是 200 pF 這種寄生電容的差別而言, 1~2公尺長度是很難察覺音色的不同.

5. Mogami 2549 : 是幾種線材中價位第三低, 隔離層並沒有編織, 也沒有鍍錫. 內部有兩股多芯線, 製成訊號線時 一股接訊號端, 另一股接地端.  隔離層在輸出端接地端, 輸入端剪去. 音色表現 : 音場開闊, 音像清楚, 細節優異, 全頻段動態良好, 高頻延伸佳, 高音音色有點緊, 中低頻中規中矩, 避免使用在音色偏亮的音響系統中, 否則容易造成高頻刺耳.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年 5 月中由於台灣入境疾控鬆散, 導致新冠疫情爆發, 全國進入三級警戒, 普遍地實行在家上班, 空暇正好整理攝影器材. Sony Nex-5 輕便小巧, 可以轉接老鏡頭, 隨身拍攝黑白照片. Canon EOS RP, Fujifilm X-e1 與 Pentax K200D 都是相當不錯的機身, 趁著相機電池還沒斷貨, 也買了備用電池. 唯一苦惱的只有 Olympus 系統, ZD 50mm f2 ED macro 是顆好鏡頭, 但是 Olympus E-500 機身的 成像顏色, 雜訊 或是 黑白階調 都不好, 國外的測試中甚至提及組裝品質的問題 : "畫面右上角的糢糊可能是因為接受測試的 E-500 機身裏略微翹起的感光元件所造成的". O 記的鏡頭是電磁光圈與馬達驅動對焦, 而且成像圈小, 根本無法轉接到其他系統. 所以若想繼續使用 ZD 50mm macro 的唯一辦法就是換一台 4/3 機身, 或是 M4/3 機身. 最終在露天拍賣以 NT$ 2000 買了台二手的 E-PL1 M4/3 機身, 另外在 ebay 上買了副廠的 "4/3 -> M4/3 轉接環", 售價為 NT$ 1000.

先說說這個 E-PL1 二手機身的狀況, 外觀痕跡不多, CMOS 也很乾淨. 不過 E-PL1 的兩大通病都中獎 : 1. 這個機身開機後螢幕上會顯示閃爍的紅色 "IS1", 防手震功能有問題. 2. 機身的 LCD 因為老化導致四個角落出現暗角, 不過不影響拍攝. 相較之下手邊幾部其他廠牌機齡超過十年的機身, 從來沒有發生過 LCD 的品質問題.

E-PL1 + ZD 50mm f2 ED macro 的對焦與合焦速度都不快, 較 E-500 機身遜色. 這是因為十年前單反系統的相位對焦已經很成熟了. 而無反的對比式對焦仍然不夠成熟. 時至今日 EOS RP 已經同時具備了上述兩種對焦系統. 最後的重點是畫質, ZD 50mm f2 macro 在 E-PL1 機身上展現出良好的解析力, 成像顏色自然. 後來索性把 ZD 14-45mm f3.5-5.6 (E-500 的 kit 鏡) 也轉接到 E-PL1, 結果廣角端很難合焦, 必須以手動對焦輔助, 望遠端則可以正常自動對焦, 對焦速度慢. 不過畫質還不錯, 從 Live View 中看得到明顯的 桶狀變形與高光紫邊, 但是照片中卻被矯正得很輕微, 可惜對 E-PL1 而言, 這顆 Kit 鏡的體積稍微大了些. 交叉比對之後發現 E-PL1 + ZD 14-45mm f3.5-5.6 的解析力略優於 Nex-5 + nFD 24mm/f2.8 以及 OM 24mm/f2.8, 至於成像顏色方面 E-PL1 完敗 Nex-5. 而 Nex-5 只有高 ISO 低雜訊的優勢.

"手動對焦輔助功能" 是轉接手動鏡頭所需要的輔助功能, 一般人多使用自動對焦, 自然不會關注, 但卻是我輩轉接黨的重點功能.
1. Pentax K200D 是 DSLR, 既沒有 Live View 功能, 當然也不會有裂像式對焦屏, 手動對焦除了靠眼力之外, 觀景窗中還會有合焦指示.
2. EOS RP 與 X-e1 都有 對焦點影像放大 與 峰值對焦 功能, 手動對焦完畢後要關閉對焦點影像放大功能回到全景才能構圖拍攝, 拍攝流程會有些彆扭.
3. Nex-5 也有 對焦點影像放大 與 峰值對焦 功能, 開啟對焦輔助功能後, 半按快門鍵即取消對焦點影像放大功能回到全景, 可以直接構圖拍攝, 非常方便.
4. E-PL1 使用 4/3 M4/3 接環鏡頭時, 偵測到手動對焦時會將對焦點影像自動放大, 一旦停止手動對焦後即恢復正常影像. 但是轉接其他鏡頭時便與 RP, X-e1 相同.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年 C家很熱鬧, 新推出的 R5, R6 兩款機身幾乎是功能最齊全的全片幅無反機身, 而 S家 與 N家 反而推出入門級的全片幅無反機身, 定位上與 Canon EOS RP 差不多, 但是多了機身防手震功能, 價格大約是 NT$ 5W. 而我的 RP 也多了顆廣角鏡 : OM 28mm f3.5, 輕巧與畫質兼備, 價格又便宜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087). 關於畫質方面, 在光圈縮到 5.6 以後, 畫面中央到角落解析度都很好. 色散像差可以分成兩部分 : 軸向色散像差方面, 由於沒有使用低色散鏡片, 合焦的色散像差可以很好的修正, 但是焦點前後的影像容易看到高光紫邊. 橫向色散差修正得不錯, 合焦點即使在角落, 紫邊也收斂得不錯, 同樣的焦點前後的影像容易看到高光紫邊. 唯一遺憾的是這顆鏡頭找不到 MC 版本, 所以要加遮光罩與避免強光入鏡.

Canon EOS RP + OM 28mm/f3.5, ISO Auto, AWB, 相片風格/風景模式, 拍攝光圈 = 5.6

IMG_0329_s.jpg

IMG_0327_s.jpg

IMG_0325_s.jpg

IMG_0331_s.jpg

IMG_0333_s.jpg

IMG_0315_s.jpg

IMG_0322_s.jpg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很久沒拿相機拍照了, 主要是沒有時間, 不過最近健康出了問題, 想趁著在還能動的時候重拾攝影的樂趣. 一方面也是 Canon 推出了全幅無反相機, 說到全幅無反相機第一個想到的是 Sony, 不過我一直對 Sony 的成像顏色有戒心, 即使現在 A7M2 的價格跌破新台幣三萬元, 也不為所動. 現在最讓我心動的是 Fujifilm GFX-50R 中片幅無反相機, 成像顏色漂亮, 不過售價還是太高, 而且其感光元件尺寸為 33mm x 44mm, 只有 135 全片幅感光元件的 1.68 倍, 想來想去還是 135 全片幅比較值得. Canon EOS RP 上市將近一年了, 由於錄影功能不理想, 現在的價格低於新台幣三萬五, 而且被 Ken Rockwell 譽為 "世界上最實用的無反相機 (https://kenrockwell.com/canon/eos-r/rp.htm)". 最近終於入手我的第一台135 全片幅數位相機. 拿到機身的第一個感覺是輕巧, 體積與重量跟搭載 APSC 感光元件的 Kiss F 差不多, 雖然 RP 與 Kiss F 的單位畫素面積近似, RP 的成像顏色遠優於 Kiss F, EVF 與 LCD 顯示螢幕的品質也比 Kiss F 與 Fujifilm X-e1 要好得很多, 當然影像的細節也明顯勝過 APS-C 機身, 甚至讓人有拍攝 120 正片的錯覺. 唯一遺憾的是沒有機身防手震功能, 這點只能靠快門速度來彌補了, 不過後來看了不少網友抱怨, Sony A7M3 的機身防手震功能並不理想, 錄影時甚至不如 EOS R/RP 的 "鏡頭防手震 + 電子防手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FOWXlhwJY).

全片幅機身該搭配什麼鏡頭? 主要還是轉接現有的鏡頭, 只不過不是所有的鏡頭都能在全片幅機身上呈現良好畫質. 特別是廣角鏡的問題最多. 先把之前常用的幾顆平價老廣角鏡 OM 24mm f2.8, nFD 24mm f2.8 與 nFD 28mm f2.8 做了個簡單的測試. 下面是這三顆鏡頭的網路測試報告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181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193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480
這三顆廣角鏡都曾轉接到 APS-C 數位機身上, 畫質也都不差, 但是轉接到全片幅數位機身卻不如人意, 例如 OM 24mm f2.8 邊角解析度不佳的缺點便是在 APS-C 機身上不容易驗證的. nFD 24mm f2.8 與 nFD 28mm f2.8 驗證的結果跟上述測試有同有異. 相同的是 : 這兩顆鏡頭的邊角畫質都比 OM 24mm f2.8 好, nFD 28mm f2.8 邊角的橫向色散像差是三者中最明顯的. 不同點是 nFD 24mm f2.8 與 nFD 28mm f2.8 邊角解析度都差不多, 而 ERPhotoReview 的測試中 nFD 24mm f2.8 的邊角解析度不如 nFD 28mm f2.8. 會造成這樣的差異我想主要是不同的測試鏡頭可能因為老化, 磨損或是經過維修而造成畫質劣化. 結論是這三顆廣角鏡頭只適合在 APS-C 機身上使用, 相較之下, Canon nFD 35mm f2.8 不論是解析力, 或是色散像差都極為優秀, 不過 35mm 只能算是小廣角鏡, 使用的機會雖多, 還是欠缺一隻平價, 畫質好的廣角鏡, 初步的目標是 OM 28mm f3.5, 輕巧與畫質兼備, 價格又便宜 (http://erphotoreview.com/wordpress/?p=4087). 以風景寫真來說, 縮小光圈以獲得足夠的景深是常見的拍攝方式. 最大光圈 f2.8 的鏡頭, 最佳解析度大約落在 f5.6~f8, 可能沒有足夠的景深, 而最大光圈 f3.5 的鏡頭, 最佳解析度大約落在 f8~f11, 這個光圈範圍也具有足夠的景深. 

至於標準定焦鏡反而沒啥問題, nFD 50mm/f1.4, OM 50mm/f1.8, Pentacon 6 CZ Jena Biometar 80mm/f2.8 與 Rollei 6000 CZ 80mm/f2.8 Planar 都能輕鬆過關, 只要縮一級光圈, 不僅解析度沒問題, 色散像差也非常輕微, 後面兩隻中片幅標準鏡的細節雖然比起前面兩隻 135 標準鏡稍遜一籌, 不過該有的細節都有, 邊角畫質尤為優異.

RP 的第一次正式拍攝是使用畫質優異的 Canon nFD 35mm f2.8, 這也是這顆高齡 40歲 的鏡頭第一次轉接在全幅數位機身上. Canon 最有名氣的 FD 35mm 鏡頭應該是 "凹玉(concave)" 版本, 所謂凹玉是指第一片鏡片為內凹型, 這種光學設計比較少見, 德製老鏡中 Voigtländer Ultron 50mm f1.8 有"凹玉(concave)" 的版本, Sony 的新鏡頭 FE Zeiss 55mm/f1.8 ZA 第一片鏡片也是內凹型, 據說這種光學設計的解析力非常高, 遺憾的是 FD 35mm 凹玉版本對耀光的控制不好, 所以後來版本的鏡頭就不再採用這樣的光學設計. 最後期出廠的 nFD 35mm/f2 解析度也很好, 可惜邊角的橫向色散像差稍微高了些. 而平價版的 nFD 35mm/f2.8 在光學表現上幾乎沒啥大缺點, 價格約在 NT$ 3000 上下, 稱得上是物美價廉, 成像顏色也比 Samyang 35mm/f1.4 好, 只不過在 FD 35mm/f2 的光環之下默默無聞. 下面的網址是測試報告, 特別摘錄一段測試報告中的評論 : "
What is there to say? Based on this quick resolution test I am a bit in shock at how well this full frame lens performs. It was good on the NEX 3, but stunning on the A7. It is amazing how this little $50 prime from 30 years ago can shame my $2000 ZEISS 24-70mm f/2.8.", 其實 Sony A7 家族也有顆 Carl Zeiss Sonnar T* FE 35mm f/2.8 ZA, 解析度與 Canon nFD 35mm/f2.8 不相上下, 缺點是軸向色散像差很明顯, 而軸向色散像差是無法在後製時修正的..

rts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